产品,官府会另外抽取十分之一。如今衙门在城门、渡口还有各大路口都设立纳税点,争取不错过一条落网之鱼。
她琢磨几天,然后和宗泽略略说了此事,宗泽倒是很大方,直接让人把库房的商税册子都搬了出来,
现在汴京买卖的东西以必需品为主,譬如各种农具、手工工具、车船、耕牛等等。
现在赵端手里就在看历代的牛的价格,边上还有一张纸,里面是最近的牛价。
“牛。“王大女吃好饭了,自己找活干,主动翘着手指,磕磕绊绊地研墨,看到唯一一个认识的字,哈哈笑了起来。
赵端也跟着笑:“怎么还认识"生'字。”“以前家里面可是有一头牛的!"王大女骄傲,“我娘指给我看过,说有这个字的都是有钱人呢。”
赵端看了下去,点了点头:“现在一头牛要三十贯了。”“这么贵啊。"王大女嘟囔着。
“你家里以前是做什么的?“赵端随口问道。“就种地的,爹娘,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他们每天都要很早就去种地,天很晚才回来,等我长大了,我就踩在石头上每天给他们去做饭,然后就要拎很多东西去找他们吃饭呢。"王大女哈哈一笑,“我有一次摔了,手里的饭都舍不得扔了呢,结果脸朝地摔了。”
赵端不笑了,看着她乐呵呵的样子,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脸:“疼不疼。“不疼……不记得了。“王大女想了想,“但我爹还夸我厉害呢,因为我一滴汤都没撒呢。”
赵端哭笑不得:“下次摔了,还是捂住自己比较重要。”“没事的,俺婆婆说我不值钱的,摔了也没事。"王大女咧嘴笑。赵端挑眉:“别听你婆婆瞎说,我是公主,听我的。”王大女摸了摸脑袋,懵懂地啊了一声,最后在赵端的注视下呐呐应了下来。“现在物价还是很贵啊。“赵端看完这一堆册子,忧心忡忡。如今粮食仰汆旁郡,都是通过汴河把南方的粮食运送过来,所以价格居高不下,就连最简单的麻布也要三百文,衣食住行没一个便宜的。她挑出几个重点,就揣上册子去找宗颖。
宗颖正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是官家天使要来,要准备迎接的香案,水果,长香等等,还要交代各处都老实点,不要在现在闹幺蛾子,一边还要应付日常政务,既要让人准备去地里督促百姓马上就要播种的小麦,又要准备刚才有人敲鼓的事情,回头抽空还要交代准备好苗种,以备百姓不时之需。“衙门贴出去的公告,没有吸引合适的人来嘛?”现在衙门里基本上一个人都要兼职很多事情,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宗颖叹气,仗着和公主熟稔了不少,大胆吐槽道:“若是有点本事的,大都南下了,谁来热我们开封这个冷灶啊。”赵端叹气,把册子揣进自己兜里:“行吧,那我就不耽误你了,这事我自己去看看,回头我看到一个读书人就给你捆起来送过来。”宗颖一听也跟着笑,连忙说道:“要衙门派人跟着吗?”“不用了,我就去看看。"赵端挥了挥手,不甚在意说道。小公主在汴京城里早就混了个眼熟,因为她总喜欢逛街,也没什么架子,性格很是和气,经常抓着人就开始聊聊天,路上看到不平之事,还会顺手教训一下,所以时间久了,百姓们也都不太怕她。“公主,我家新出了驴肉夹饼,公主来不来吃啊。“买蒸饼的小娘子用夹子夹出一块酥脆的饼,笑着招呼道。
赵端摆了摆手:“吃早饭了。”
“公主,五香糕吃不吃啊,我刚研究的,都说是宫里的吃食呢,公主帮忙品鉴品鉴。"一块灰白色的糕点,上面点缀着红色的梅花。赵端不好意思说道:“我也没吃过宫里的东西。”“公主,卤梅水喝不喝啊,马上就要八月了,别中暑了。"有年幼的小娘子拿出竹筒邀请道。
赵端笑眯眯说道:“不行,我要去干活了,天太热了,你去树荫底下坐着。”
岸边原本光秃秃的柳树早已抽出柳枝,长长短短各有不一,随风飘动间,努力为人间铺下一道道阴凉。
“公主真是认真啊。"路边的行人夸道,“凡事亲力亲为的。”也有外乡人初来乍到,第一次见赵端,伸着脖子努力打量道:“还真是公主啊?公主不是都被抓了吗?”
“是真的公主呢,我们公主人好,被人救了,一看就是老天爷保佑的神女呢。"店里的掌柜骄傲说道。
“那怎么不南下啊,怎么不去官家那里啊。“那人不信邪,继续问道,“听说官家要去扬州了!扬州你知道吗?热闹得很!现在扬州的地价可贵了,丝毫不逊色之前的汴京了。”
掌柜撇了撇嘴:“南方有什么意思,什么扬州扁州的,我可是正宗汴京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的,我哪里都不去。”外乡人不屑:“等金人打过来你就老实了。”“才不会!"掌柜不高兴,矢口否认道,“有宗知府呢,有公主呢,你没看我们汴京现在不一样了吗?你知道我家六口人分到多少田了吗?十亩地呢!那可是公主亲自分的,红头黑字的契约呢,衙门那边都登记了,你懂什么,大家都说公主是天上派下来的神仙,来保护我们的,汴京肯定不会出事的。”外乡人露出不可理喻'的表情,没好气说道:“官家都跑了,公主有什么用,禁军都在官家身边呢。”
掌柜冷哼一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