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赋彩[公路]> 佛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佛青(1 / 3)

第33章佛青

“还在西北?“手机那头传来声音,听起来是很温雅的中年女性。“嗯。“周亓谚插兜,走到窗户下打电话,但他并未避开宁玛。“你回去的话要在北京转机吧?"亓女士顿了顿,不等儿子回答,径直继续开口,“抽空和妈妈吃顿饭,妈妈给你介绍一个朋友。”“话要说清楚,是你的朋友,还是给我介绍朋友?“周亓谚懒懒散散地搭腔,又变回了宁玛刚认识他的样子。

那边静默了一会儿,还是实话实说:“给你介绍朋友。”“男的女的?”

元女士顿了顿:“……女生。”

“婉拒。"周亓谚这干脆利落的语气,可一点也不委婉。“你一一"元女士刚开口,像是提了一口要长篇大论的气。但是瞬间被周亓谚打断,他似笑非笑:“妈,我女朋友在旁边听着呢。“那边一顿,然后换了一口更激昂的气。但还没吐出来,就又被亲儿子掐断:“挂了,我着急约会。”

周亓谚把手机收回裤兜,像归剑入鞘那样。“你……“宁玛正在乱码组织语言中。

在宁玛的人生阅历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大概有这几种。一是无条件宠溺,比如她念初中的时候,班上那几个混世魔王和他们的爸妈。

二是全方位监管,比如她认识的,一些老师的小孩儿。三是介于两者之间,比如研究院大多工作人员的家庭,时而怒火咆哮,时而母慈子孝。

但像周亓谚这种,插科打诨,四两拨千斤的模式,宁玛没看过。不像家长,倒像朋友。

周亓谚一脸轻松,朝宁玛招手:“走吧,行李留这儿,吃完东西再回来。”宁玛被周亓谚推出门,她恍恍惚惚开口问:“你对阿姨,向来这么随便吗?”

“那倒也不是。"周亓谚按电梯,“小时候哪敢这样挂电话。”哦对,她刚刚回忆的,都是和小孩相处的家庭状态。没有家庭的宁玛,在这件事情上,反应有点慢半拍。

宁玛努力捕捉着,脑海里留存的词汇,问周亓谚:“所以你这属于翅膀硬了?”

周亓谚失笑:“你说的对。”

电梯打开,两人穿过空寂的酒店大堂,周亓谚带着宁玛上车。由于昨晚怕打包的菜冷掉,车子被周亓谚停在了最近的露天车位上。此时被太阳晒了大半个上午,车内到处都是滚烫的。周亓谚把空调打开到最大,过了一会儿两人才坐上去。刚刚站在车边,不知道是光线还是热浪的影响,宁玛觉得头又开始晕。周亓谚适时递给宁玛一瓶水,它已经被车内的环境烘得温热,喝几口下肚很舒服。

瓶盖在落入宁玛手心之前,也已经被贴心地拧开。宁玛看向踩动油门的周亓谚,心中一动,问他:“你一个人在国外住了多久啊?″

“六年。”

“那你生病的时候也是一个人?”

“嗯。”

“我也是。"宁玛捧着那瓶水,若有所思。“在想什么?”

“在想如果把人比作鸟,大部分人都是山雀,成群结队的活着。也有些人是金丝雀,翅膀永远硬不起来。还有……燕子,迁徙过后,隔一段时间就想着归巢。”

周亓谚问:“所以你是什么鸟?”

宁玛歪头想了一下:“企鹅吧。”

“为什么?"周亓谚饶有兴致。

“虽然是鸟类,但是不会飞,所以经常被忘记属于鸟类。”周亓谚点点头:“那我是猫头鹰。”

“为什么?"宁玛也问。

“因为昼伏夜出。”

两人都因为这无厘头的对话,而笑了起来。等宁玛和周亓谚吃完糌粑回到酒店,前台帮忙找的司机已经就位。格尔木是有名的兵城,据说这司机也是退伍再就业,姓张。他现在开货车,正好这几天在家没事,就接了这个单子。按时间算,他送宁玛和周亓谚到敦煌之后,正好能坐车队其他兄弟的车,返回格尔木,免得自己空跑一趟。

张哥看起来很憨厚,和周亓谚确认完细节后,就接过他们手里的行李箱,帮着放进后备厢里。

而周亓谚和宁玛把前排东西收拾了一下,坐到后面去。车上突然多了个陌生人,宁玛有点无所适从。“要不要再睡会儿?"周亓谚问。

“目前还不困。”

但张哥是个爽朗的,乐呵问他俩:“开车挺累的吧?”“嗯。"宁玛吃过东西,精力稍微恢复,和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张哥哈哈两声:“别看西北的路开阔,其实很不好开,送货的大车多。你们是从哪边开到格尔木来的?”

“敦煌,然后往张掖西宁一路开过来。”

“这半圈路还算好开的。“张哥点点头,“接下来就难了,那个U型公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事。还有柴达木,几个小时的路都是无人区。”“张哥你是本地人吗?"宁玛突然问。

“因为听你讲话,和西北这边有点不一样。"宁玛笑着解释了一下。“我是南方人!我老婆是格尔木的!"张哥说起来,语气里还带点自豪。张哥感慨:“但老婆在哪,家就在哪嘛。我们当年可没有你们这么幸福,那时候我还没退伍,交通也不发达,我跟我老婆一直是聚少离多,一晃也十几年了。”

“真好。"宁玛流露衷心的祝福,她感冒之后,嗓子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