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试试
出院的第一周,陆锋的活动范围被完全限制在家里,最多可以推着轮椅在院子里吹吹风,幸好之前翻新房子的时候就把家里所有的门槛都推掉了,对轮椅也没什么阻碍。
他实在闲不下来,只能把家务全做了,勉强上手炒几个蔬菜,也都还能入口,肉菜就洗干净切好了等江乐阳回来掌勺。每天就像个留守的望妻石,就是真的太闲了,闲得心里都发慌,但是根本不敢提要去上班,只要江乐阳的一个眼神,就把他所有的话堵回去了。江乐阳每天晚上都在书房里忙活,还不许他陪着,临睡前才回房间给他按摩,看着皮肤上的结痂逐渐脱落,露出淡粉色的新肉,关节的肿胀也消退了。反复问过他没有新的不适,江乐阳才松口允许他明天去上班,又从书房里拿出一叠信笺纸。
维修车辆进出登记表、车辆维修档案表、人员培训及安全操作规范…每一张抬头写着标题,内容都是江乐阳一字一句写上去的,修车这些事情她一窍不通,但经营管理总要有标准化模式。现在各行各业都处在萌芽阶段,是创业的黄金时代,但能不能打好基础,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上限。江乐阳买了些书,结合自己在后世看到的实例,手把手帮他设计了一套管理规范。
汽修行业以后还会有很大的发展,不能再按照家庭作坊的模式往下走了。“你看这个进出登记表,有车辆送修的时候,应该要记录客人描述的故障、你们专业检查之后发现的故障,双方确认好维修的项目和费用,然后哪个师傅负责修、定金付了多少、工期要求多长时间都要详细记录,交接的时候还要签字,万一车开出去又发现什么问题,也好有个凭证。”“还有人员培训的问题,如果你们都是老人带新人,那么老员工就应该拿到带教的工资,同时要为徒弟的事故负责,每个月的提成分配也应该有明确的条例,你最好再招个专业的会计,以后店里招的人越来也多,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江乐阳逐条为他讲解着,细长的指节划过每一行钢笔字,陆锋只觉得手里这些轻飘飘的纸张宛如有千斤重。
以前其实就是几个兄弟搭伙一起做生意,赚钱了就一起分,赔钱了也不会相互埋怨。修车或者记账,几乎都靠脑子记着,客户多的时候就写个便条贴在墙上,可是规模逐渐扩张的过程中,陆锋也意识到不能再那样随意,可是转变管理模式哪有那么简单。
江乐阳却帮他把这些事情全都落成了逻辑清晰的条款,不知道翻了多少书、改了多少版,最后到他手里这一份,连错别字都没有,字迹整洁,甚至顾虎他要养病,不想让他操心,半点都没透露。“修车这些事情我不懂,你最好再结合店里的实际情况看看,还有什么要修改的,我们可以再改改,然后试行一段时间,有问题随时纠正。”“你这几天都在书房弄这个吗?”
陆锋抬手去摸她指腹处因为握笔而留下的老茧,心里五味杂陈,连感谢都说不出口。
一句谢谢太轻了,配不上她的这些付出。
“在医院的时候我就有初步的想法,这几天看了点书,家务你都干了,我闲着也是闲着。”
陆锋才不信她说的轻松,低头亲吻她的手指,答应她一定把每一条都好好落实下去,怎么都不能让她这份辛苦白费。之后张贺每天早上会开车过来接他,都不需要江乐阳多嘱咐什么,店里的员工都很懂规矩,几双眼睛盯着他不许下地。撞坏的那辆车重新维修,加上给客户的赔偿,都走的店里公账,陆锋也趁着复盘这次事故,提出要推行新的管理条例。
按劳分配、按技术分配、责任到人,实事求是地说,江乐阳提出的这些都很公平,甚至好过国营工厂里吃大锅饭,大家也都没什么怨言。陆锋坐了一个月轮椅,条例也根据试行情况做了细微的调整,一切都很平稳,平稳地等来了复查的日子。
医生拿着刚拍的片子,对着他的右腿敲敲打打,从神经反射到关节活动度,做了很详细的检查,最后推了推眼镜得出结论。恢复得很好。
可以不用坐轮椅,不过这一个月没怎么活动,也不能突然回到正常运动状态,从散步开始慢慢恢复就行。
他俩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在一楼还遇上了田曼和高培。田曼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定期过来医院做检查,江乐阳上次见到她的时候显怀还不明显,最近肚子一天一个样,宽松的外套都完全盖不住,隔老远就能看见。
他们也检查好了,正好一起坐车回去。江乐阳就贴在田曼身边,抬手想碰又不敢碰,最后只是问她最近累不累。
“最近还行,身体还不算特别重,就是坐久了腰有点酸,他都不准我干太久针线活。”
“都七个月了,就别干了,不差这几个月的。”“我明白的。”
裁缝店里已经不怎么接生意了,开门就是卖点扣子和针线,少数老顾客的单子她才会做,工期也会拉得比较长,田婶和高培轮流监督着她,也不让她做家务,这一胎确实怀得不算太辛苦。
田曼看出她眼里的好奇,直接拉过她的手,搭在自己的肚子上,玩笑似的说道:"可以摸的,又不会摸坏,有时候还能摸到胎动。”腹中的胎儿听话地动了动腿,在妈妈的肚子上踢起一个隆起的小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