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就是没睡踏实。次日李妙妙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旁边的位置早就已经空了,因为赵伯承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得去上早朝。
李妙妙唤来婢女洗漱穿衣,然后一个人去内殿用了早膳。早膳过后,芸双就陪着李妙妙在内殿聊天。
李妙妙问芸双,“你知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拿到王府的舆图?”
芸双微惊,“王妃,您要王府的舆图做什么?”
李妙妙不可能告诉芸双她想跑路。
李妙妙是这样想的,既然不能在王府等着当富婆寡妇,那她留在王府给赵伯承当老婆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她得赶紧卷钱跑路,然后再想办法穿越回现代,但这话不能宣之于口。
李妙妙只扯谎道:“我刚入王府,对王府不熟悉,我想看看王府都有哪些地方。”
芸双点了点头,这倒也能理解,但是……
芸双又为难道:“王妃,王府里面没有舆图,画王府的舆图是忌讳,如果王妃您想在王府转转,奴婢可以陪着您,您要是嫌累,可以坐轿子。”
李妙妙:“……”
“那今天先算了。”
她去踩点总不能带着个人/肉监控在旁边看着,万一芸双机灵,看出她的心思告诉赵伯承怎么办?
李妙妙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芸双聊了点别的,尽量不让芸双对她的心思起疑。但没有王府的舆图,想要搞清楚王府的地形可太难了。毕竟王府大到一眼望不到边,李妙妙又是初来乍到,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王府的情况摸清楚。
午膳的时候,赵伯承依旧没回来,李妙妙又一个人用了午膳。午膳过后,李妙妙就去歇晌了。
李妙妙从前没有歇晌的习惯,但现在她不习惯也得习惯。因为古代的这些贵族女人们都喜欢歇晌,她若不歇晌,就容易显得格格不入。
李妙妙睡不着,就躺在床上望着雕花的床顶继续想该如何才能跑路的事儿。首先得有钱,否则她即便跑路成功也很难在外面活下去。其次还要躲避赵伯承对她的追捕,否则一旦被抓回来,后果不堪设想。
李妙妙躺在床上翻了个身,后面那一条暂且先不说,眼下最主要的是,她该从哪里弄点钱。
李妙妙目光所及她手腕上戴的玉镯,忽然后知后觉她可能根本不必为了钱而烦恼。她现在可是晋王赵伯承的王妃,身上随便一件首饰就够普通老百姓花一辈子了。
李妙妙大喜。
既然不必为了钱而费心,那么剩下的就只需要专心致志地研究该怎么从王府里面跑路就可以了。
李妙妙又躺在床上翻了个身,最后决定还是要稳一点,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把王府先熟悉一下。
打定主意,李妙妙才闭上眼睛稍微歇了会儿,但她依旧睡不着,便约摸着时间,等差不多了就直接起床。
下午李妙妙就开始坐着轿子开始在王府里面晃悠了,之后的几天也是这样,坐着轿子在王府里面踩点。
赵伯承不知道在忙什么,一直没来陪李妙妙,包括晚上。但李妙妙一点也不介意,赵伯承不来最好,来了李妙妙还得伺候,还耽误她踩点。
李妙妙一心想着跑路,踩点也是极为用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妙妙很快就在王府里选中了一个绝佳的跑路位置。
那是一棵大槐树,靠着王府的围墙。槐树高,李妙妙若是能趁夜深人静的时候爬树翻墙,便可以轻轻松松地离开王府。
李妙妙选中了位置,但没立刻行动,而是又在王府里照常生活了几天,让人完全看不出她想要跑路的念头。
李妙妙掌握了非常准确地情报,赵伯承这段时间的确很忙,应该是周国进犯齐国的一些军事问题。
李妙妙不懂这些,但她也不需要懂。她只需要确定赵伯承忙得顾不上她就可以了。
入夜,赵伯承果然又没来。李妙妙找了块布料,把能带走的金银首饰都给包在了布料里面,正好能当个背包背在身上。
这段日子她都已经熟练摸清了跑路路线,从寝殿出去沿着小路一路往北,走到亭子右拐,右拐再走到尽头就是那棵老槐树,然后她翻墙出去就行。
后半夜,李妙妙就趁外面守门的婢女都睡着了便溜之大吉了。她背着她的小背包,然后蹑手蹑脚地往寝殿外面走。
出了寝殿,李妙妙就按照路线图一路小跑,谨慎避开那些巡逻的王府护卫军直奔老槐树而去。
李妙妙别的不行,爬树翻墙还是可以的。到了老槐树下面,李妙妙就立刻非常麻利地往老槐树上爬,然后借助老槐树再爬到了围墙上面,然后,就在李妙妙准备慢慢从围墙上面翻下去的时候,迎面忽然走过来了一排巡逻的王府护卫军。
李妙妙下意识趴下身子想要躲避,但王府的护卫军已经看到了围墙上的身影。
为首的护卫军顿时大声呵斥,“什么人?!胆敢夜闯晋王府?!”
李妙妙抬眼皮就是十几把闪着寒光的长刀,只要她稍微一动,那些长刀就会飞过来砍在她的身上。
李妙妙顿时吓得小脸一白,差点从墙上栽下去。她紧紧稳住身体,把脑袋护住。
为首的护卫军上前一步,借着月光仔细看了眼围墙上的人,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