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耿立华
离开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姜凌缓缓坐回椅中,将手中笔记本放在桌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李振良觑着她的脸色,狗腿地帮她倒上杯热茶:“组长,喝茶。”刘浩然拿着笔记本当扇子,帮姜凌扇风:“莫气,莫气。”周伟坐在姜凌对面,有些不好意地说:“那个,我也想帮你说几句,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会场的气氛好沉重,我不敢。”李振良、刘浩然也都满脸的歉意:“是啊,对不起,组长。”明明是一个小组,但遇到秦铁山怒斥姜凌,其他三个都闭口不言,他们都有点心虚。实在是当时秦铁山的脸色太难看、眼神太锐利,他们仨给吓着了。以前在派出所,也没哪个领导这么凶啊。
姜凌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没事,这个时候你们要是开口,那就是火上浇油,反而不好。”
有压力,肯定是组长顶上,不然怎么带团队?听到姜凌这话,三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李振良问:"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刘浩然建议:“要不,我们再来细化一下三步侦查法吧?”周伟:“对,我觉得会上你说得很有道理,但画脸谱那个环节还可以再细化一下。”
姜凌点了点头。
三人立刻开始行动。
李振良拿来粉笔,在黑板上写下"6·15雨夜杀人案”这几个字。刘浩然将备份的案件照片贴到白墙上。
周伟拿着笔记本坐在会议桌旁。
一切准备就绪。
洛云琛带着团队过来了。
洛云琛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在会议桌旁坐下:“我也参与一下案情讨论。”姜凌并没有反对。
刚才会议上洛云琛顶着秦铁山的怒火帮她说话,这份情她领了。姜凌对他说:“今天会上雷队说有个目击证人……洛云琛一听就知道她的意思:“放心,我已经和雷队说了,他等下就把目击证人叫过来,准备画像。不过,当时是深夜,路灯不亮,雨很大,目击证人只看清楚了对方的大致身形,脸没看清楚。”姜凌道:“画不出脸,那就先空着,画身形,画动作。”洛云琛笑了:“你这说话的口气,和师父倒是挺像。”姜凌看了他一眼。
洛云琛忙抬起双手:“好好好,画身形,画动作,我尽力。”姜凌示意李振良开始。
李振良说:“今天会上,组长已经说过……”他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关键字句。
一一定性质:预谋杀人,报复。
一一定方向:倒查过往医疗事故,现场、诊所、医学院观察。一一定脸谱:男,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人或长期定居。
姜凌看了一眼组员:“雷队那边主攻传统摸排,我们心理画像组的目标就一个:把凶手从模糊的影子,画成一张清晰、可操作的脸谱,指引抓捕方向。现在,我们就来深挖、细化,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洛云琛也跟着说了一句:“我们刑侦画像组的目标也就一个,综合目击证人以及心理画像组的脸谱,画出犯罪嫌疑人。”姜凌走到黑板前,对李振良说:“我来说,你来写。”李振良响亮回应:“是!”
姜凌说:“性质基本可以定下来,秦队今天虽然发了脾气,但最终还是肯定了我们提出的侦查方向调整方案。雷队他们已经安排倒查医疗事故,在这里我建议列一个清单出来,要求重点筛查以下几点。”李振良飞快在黑板上写字,而刘浩然、周伟则配合着开始在纸上列清单。“1、涉及护士操作失误或责任争议的;2、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残的;3、事故时间点记录清晰,尤其是接近12点的,这个12点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晚上,但我个人倾向于晚上,这与凶手作案时间基本相符。”洛云琛举手提议:“可以派人到医学院档案室、卫生局档案馆那里去查,诊所的老档案可能不全,也得想办法去问。”苏心婉弱弱地补了一句:“凶手遭遇的医疗事故不一定发生在我们晏市。”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她身上。是啊,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医疗事故,可没说一定是发生在晏市!这样一来,那范围就太大了。
姜凌皱了皱眉。
沉默几秒之后,姜凌叹了一口气:“只能先这样了,不在晏市的话,我们没办法查。只能靠侦查人员去问,问问上了年纪的人,看他们是否记得。”李振良提议“那我们重点转到观察点吧,组长不是说了吗,凶手希望被看到,他会回到案发现场或者死者经常活动的地方。”姜凌看向刘浩然:“浩然,你根据地图,把诊所、现场巷口、医学院护理系大楼三个点的最佳观察位置、视野范围、人员流动高峰时段做张表,标注清楚,特别是护士上下班的确切时间。”
刘浩然立刻应声:“是!”
姜凌看向众人:“大家一起讨论,凶手在观察点可能会有哪些微表情、肢体语言或行为模式上的特点?大伟,你负责整理成清单,整理好之后给蹲守的同事一份,便于识别。”
“是!"周伟拿着笔记本,边说边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汇总出不少。
一一停留时间长,而且没有合理目的;
一一视线过度聚焦特定目标,比如穿制服的护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