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168章 你插翅难逃!萧和:将计就计,叫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你插翅难逃!萧和:将计就计,叫孙(2 / 3)

可拿下,江东全境就此尽数收复!

这样的结局,自然是值得欣喜。

不过鉴于当初陆逊曾诈降的“前科”,刘备还是多了个心眼,这一次没有选择轻易相信。

“伯言当日诈降玄德公,亦是慑于孙氏威势,为保陆氏一族,不得不为其所用。”

“然则周瑜也好,孙权也罢,皆视我们江东豪杰如蝼蚁草芥,可随意杀戮牺牲。”

“伯言与雍等如今已幡然省悟,不愿为孙权这等寡廉鲜耻,不仁不义的昏主愚忠陪葬!”

“这一次,雍愿留下来做人质,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伯言和雍等乃诚心归顺于玄德公也!”

顾雍一脸诚恳的慷慨表态,言罢向刘备深深一拜。

刘备脸上疑色渐消,显然已为顾雍的诚意打动,目光又望向了萧和。

萧和一笑,微微点头。

似诸葛亮,关羽和张飞这种,仅凭刘备人格魅力,便愿舍身投奔者,皆竟是少数。

多数人归顺与否,还得要审时度势。

当年孙权实力尚强于刘备,陆氏一族的生死,还都握于孙权手中,陆逊的归降乃是逆势而行,自然疑点极大。

可现下孙权覆灭已成定局,陆氏族人又不再受孙权威胁,这种形势下,陆逊的归顺便是顺势而为,自然是合情合理。

萧和当然也就没理由再怀疑。

见得萧和也确认陆逊归降真心,刘备心中疑虑遂烟销云散,当即欣然起身上前,将顾雍扶起。

“伯言和你们的苦衷,备岂会不明白,前尘旧事不提也罢,就让它过去吧。”

“备收取吴郡会稽郡还是其次,得伯言和元叹你们这些江东豪杰归附,才是最大的收获!”

“元叹,你也不必留在这里做什么人质,你只管回吴县转告伯言,备期待着与他再次把酒言欢,纵论天下大事!”

刘备拍着顾雍肩膀豪然笑道。

顾雍如释重负,一脸欣喜的慨叹道:

“伯言所说果然没错,玄德公有高祖之风,气量胸襟远胜孙权百倍,实乃真明主也!”

“我顾雍和江东众豪杰,终于得遇明主也。”

“主公在上,请受我顾雍一拜!”

说着顾雍再次长身一拜。

刘备哈哈一笑,忙将顾雍扶起,少不了一番抚慰。

接着便叫在帐中摆下酒宴,为顾雍接风洗尘,顺道询问吴县现下的形势。

“孙权对我们应该是也起了疑心,故令我们率山越兵移镇吴县,自己却率四千嫡系,退至了城南水营,一旦有风吹草动,便可渡松江南逃。”

“伯言的意思是,等主公大军兵临城下时,我们再临阵倒戈,主公以大军急攻水营,或许能抢在孙权逃过江前,将其拿下。”

顾雍将吴县的形势,及孙权的现状一一道来。

刘备微微点头,又看向萧和与鲁肃征询二人意见。

鲁肃自然也认可陆逊之策,赞同他们不要急着发动兵变,莫要打草惊蛇。

萧和却不作表态,反问道:

“元叹,孙权移驻水营后,近来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异常举动?”

顾雍沉眉回忆半晌后,说道:

“孙权移驻水营后,派兵四处集征船只,现下已拼凑起了约三十余艘大船,其中还有十余艘海船。”

“除此之外,他还将吴县附近各县的库存粮草,全都强征至了水营。”

“还有他孙氏一族的男丁女眷,张昭陈武等嫡系部众的家眷,也全都接入了水营内…”

听着顾雍所说,萧和剑眉渐凝,起身来到了地图前,负手凝视不语。

刘备看出了端倪,顿时警惕起来,上前问道:

“伯温,孙权此举莫非有什么可疑之处,你可看出了什么?”

萧和沉吟片刻,陡然间眼眸一聚,手掌往地图上一拍:

“主公,孙权这小子,他是想开溜啊!”

刘备一怔。

鲁肃,顾雍几人,皆是神色一愣。

“孙权当初举江东降曹,就是知道挡不住主公兵锋,想要投靠曹操保住一条性命。”

“如今秣陵都已失陷,周瑜也为主公所灭,主公大军压境,孙权又何来的胆色,反倒敢以不满万人的残兵与主公一战?”

“难道他不明白,负隅顽抗乃是徒劳,必步周瑜之后尘?”

“既然他心知肚明,为何还要摆出据吴县死战的架势?”

萧和回头看向刘备,一连串反问。

这么一提醒,刘备顿时也觉反常,便点头道:

“军师言之有理,到了这般地步,孙权何来的底气与吾一战?”

“因为他压根就没打算与主公一战!”

萧和冷笑一声,手往地图上一指:

“我料孙权移驻水营,目的有两个。”

“其一乃是派兵溯江西进入具区泽,趁我军兵临吴县之时,掘开湖堤水淹我军,既可重创我军,又能为他搜集粮草海船争取时间。”

“其二,他搜集够了海船军资后,必会顺松江东下入海,再走海路北上前往淮南,好投奔曹操!”

萧和一席话,将孙权的图谋戳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