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78章 约定之时已到!刘备:拜请伯温为我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约定之时已到!刘备:拜请伯温为我军(2 / 3)

消息。

贾诩便建议他率部出新野南下,一路收拢败军,以迎接曹操北上。

不想却在这里,当真遇上了逃难而来的曹操父子。

“原来如此,文谦呀,你和文和救了孤,立下了大功呀!”

曹操恍然明悟,拍着乐进大赞。

曹丕眼珠微微一转,脸上堆起欣喜。

“当此危难时刻,乐文谦与贾文和正好在新野逗留不前,如此巧合,更加证明父亲有天命护佑呀!”

曹丕抓住时机,顺水推舟奉上一通马屁。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儿子这通马屁,听得他心下颇为受用。

只是几度惊魂后,曹操不敢再表露得意,只马鞭一扬:

“走吧,回新野。”

乐进便率五千兵马,护送曹操去往新野。

当逃散的各路曹军,闻知曹操还活着,便四面八方向新野聚集。

两日之内,便有数万曹军蚁聚,其余逃散士卒,还在陆陆续续前来会合。

有了这数万兵马,曹操终于也安下了心。

入夜时分,新野府衙内。

曹操召集前来会合的谋臣武将,共商下一步方略。

程昱等大多数人意见,乃是留上万兵马及一员大将镇守新野,曹操则率主力班师回北方,以恢复元气。

“丞相,宠以为新野势不可守,我军当全部北撤至宛城一线方为上策。”

满宠却站了出来,与众人意见相佐。

曹操眉头微皱,拂手示意满宠说出放弃新野的理由。

“新野若在我军手中,我骑兵昼夜疾行,不出一日便可饮马汉水,奇袭樊城。”

“刘备岂能容忍,自己的头顶上,时时刻刻悬了这么一柄利剑,令他寝食难安,无法安心南下攻灭刘琮?”

“故宠料定,刘备必会挟樊城大胜余威,率主力追击而来,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新野,将之作为拱卫襄阳之门户屏障!”

说到这里,满宠话锋一转:

“然我军新遭大败,士气低落不说,粮草又尽数落于刘备之手,无力于新野留屯重兵,最多也就留万余人马。”

“如此一来,刘备于士气和兵力上,便占据了优势,这新野城焉能守得住?”

道完利弊后,满宠拱手正色道:

“故宠以为,既然新野守不住,何必再徒损士卒,做无谓的牺牲,倒不如放弃新野,将防线收缩至宛城一线。”

“宛城离襄阳甚远,又靠近我许都腹地,以刘备现下的实力,定然没胆敢染指,必只会止步于新野也!”

曹操起身踱步,沉吟不语。

满宠所提之顾虑,其中利害关系,自然不无道理。

只是若放弃新野,就意味着南征所夺城池,全部得而复失,一座不剩。

这也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告,他此番南征以彻头彻尾的失败而告终。

而坚守新野,则南征好歹也算有所收获,还可以在刘备眼皮底下扎一根钉子,让刘备日日难受。

“我军若弃新野,则刘备便能全力南下蚕食荆州,倘使大耳贼吞下荆州,其羽翼一旦丰固,将来我们伐之何易?”

“丞相,新野绝不可弃!”

“仁愿率一军镇守新野,为丞相守住这柄悬在刘备头顶的利剑!”

曹仁站出来反对满宠提议,慨然请缨留镇。

这番慷慨陈词,正中曹操下怀。

“子孝言之有理,新野断不能弃!”

曹操重重点头,遂问道:

“子孝,孤只能给你留一万兵马,你可有信心守住新野?”

曹仁脸上燃起傲然,冷哼道:

“丞相这一问,也太小瞧我曹仁了。”

“那霍峻单凭五千兵马,便能抵挡我十五万大军围攻,守得樊城固若金汤。”

“丞相莫非觉得,仁不如霍峻那寂寂无名之徒吗?”

曹操眼中仅存的一丝顾虑瞬间云散。

曹仁是谁?

曹氏宗亲第一大将!

论资历地位略逊于夏侯惇,论统兵能力,绝对位居曹氏夏侯氏两姓之首。

就算外姓诸将中,能与曹仁丕敌者,只怕也寥寥无几。

我家子孝,还能比你刘备的霍峻差?

“好,子孝你守新野,孤放心。”

曹操一拍案几,欣然道:

“孤就给你一万兵马,你给孤守好了新野,来年孤再率大军南下与你会合,我们再伐荆州,扫灭刘备!”

曹仁慨然领命。

计议已定,曹操想着穰县还有侯音作乱,便留曹仁守新野,自己率主力班师,顺道平了侯音之乱。

满宠见曹操执意要守新野,便也不好再反对。

只是听得曹操要亲自平叛,满宠忍不住又一拱手:

“丞相,宠还有一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本已起身的曹操,不得不重新坐了下来,拂手示意他有话直说。

“侯音叛乱固然其罪当诛,然现下我军新败,南阳必定为之震动,人心越发不稳。”

“宠以为,丞相此去平叛,当以安抚为主,不宜轻用杀戮。”

“故宠请丞相只诛侯音等乱贼便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