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的旗号逼宫,那也是得位不正,还得依仗江家镇压不服呢。
江家需要周鸿皇室血脉,扶持他博一个未来,而周鸿也需要江家的武力,双方各取所需,都有美好的未来。
之所以要在江离大婚之日发动政变,其实也是逼不得已,原因说起来就多了。
首先是老皇帝老了,明摆着给太子铺路,以人们对老皇帝的胸襟了解,他老人家就不是一个贪恋权贵之人,很可能在给太子铺好路之后,死前直接退位禅让,那时一切都晚了,太子直接继位再多的想法都得落空,还得面对新帝打压洗牌。
但凡对老皇帝有所了解之人,都清楚他老人家是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的,那种胸襟气魄,纵观天下那么多皇帝都少有。
哪个皇帝不想万寿无疆?老来想方设法的延寿,为此昏庸荒唐,可景国这位尚玄帝偏偏就不,对生死看得很淡,稍微琢磨就明白,他这种人是不会把权力带进棺材里的,时机成熟肯定会退位让贤甩手过完剩下的时光。
反正江远也好,江王周鸿也罢,他们和幕僚讨论,大概得出老皇帝会在扶摇公主大婚之后退位,总之不会死在龙椅上。
其次的话,如果不在儿子大婚之日政变,江远就没机会了,因为隔天就是大朝会,朝会一过,他述职完了就得重回边关坐镇,没有旨意他是不能私自回京的,那是大忌,敢私自回京老皇帝就敢剥夺他的兵权捉拿下狱问斩,老登正找不到理由开刀呢。
宗师虽强,但不是无敌的,认真起来,老登有的是办法弄死他,都不需要出动陈宣这个女婿。
少他一个宗师江远,动摇不了景国根本,宗师又不是不可取代的,强归强,但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否则还需要军队做什么?不然的话,两国交战出动一个宗师就行了,还打个屁,真那么简单,玉华国霜月国还能打到现在?
再次的话,也是借着这个江离娶妻的日子,才能名正言顺带着一部分部将进京啊。
武将家庭娶妻,让部将壮声威谁都挑不出毛病来,况且还是卸甲的情况下,总不能让人家去两个人就把新娘子接回去吧,江家又不是落魄了。
总之呢,也就是这样的日子才能带一部分部将进京,要是平时的话,他江远敢带一百个人以上进京那就是死罪,说句不好听的,带兵进京你想造反不成?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在今天发动政变,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再想谋划这样的事情难度将直线上升。
这次政变风险是有的,但回报也无比丰厚,一旦事成,从龙之功下,他江远至少能封公,而且还是世袭罔替那种。
是的,他江远至今还没有爵位,反倒是他儿子江离获封镇远侯。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江远官拜卫国大将军,已经是位极人臣,本就是一种荣耀,若再给爵位就太过了,给他儿子爵位反倒不显突兀,能堵住无数人的嘴,还不至于冷落了江家。
发动政变这种事情,一旦失败下场可想而知,既然都这样做了,肯定是考虑周全了的,其中连陈宣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
如果陈宣要插手的话,会有人去拦住他的,为了请这样一个外援,江远可是欠了个大人情,不需要拦住陈宣多久,半个时辰足够,这种事情就要兵贵神速,一旦大局已定,江王坐上皇位后,陈宣再强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了,难道他还能弑君不成?
江家在风风光光的操办婚礼,父子俩热情的招待宾客,前来道喜之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即将发动政变。
当吉时到来,迎亲队伍出发去了江王府接亲,江家父子对视一眼,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宾客视线。
他们没想过会失败那种可能性,失败就代表着所以参与之人都要死,所以只能成功,因此甚至都没让江家年轻一辈藏起来留后路这种事情,既有那份雄心,就不存在优柔寡断。
离开宾客视线的江离迅速脱下了喜服,换上了一套掺杂乌金打造的铠甲,手持一口战刀来到后院,这里已经有两百死忠部下集结,全都铠甲加身杀气腾腾视死如归。
加上江离本身在内,这群人里面有三个先天高手,接下来他们将直取京师大营控制主帅,以防其挥军进宫支援,此去谁挡谁死,需要在京营反应过来之前控制主帅,毫无征兆之下发动,三个先天高手加上两百虎狼之师,直奔中军大帐,足够了!
只要把京师控制一段时间,使其不能支援,那么此次政变就成功了一半。
至于保护皇宫的三千禁军,挡得住江远亲率部将冲杀?然后那些宫女太监更是不成气候,或许尚玄帝还有些底牌,可宗师强者江远冲锋陷阵,谁人能当?
最大的变数就是京城大阵了,然而江王和江远早有安排,派了两个先天高手带着江远封印的一道宗师手段前去,只要将浮岛毁掉一座,所谓的大阵将沦为摆设,事后重建即可。
说是进宫清君侧,其实就是暴力逼宫,让老皇帝退位,一旦江王坐上皇位,一切都大局已定。
弑君肯定是不会的,否则天底下都将没有容身之处,软禁起来即可,以后好好孝顺太上皇就是,太子的话,肯定是要死的,不死江王哪怕坐上皇位都坐不安心,但怎么死却很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