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复山河> 第226章 天灾人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 天灾人祸(3 / 4)

没有看明白局势的永宁帝,刚上位就推翻了先帝时期的多项改革,让局势变得越发恶化。

党争,让朝廷错过了围剿白莲教的最佳时期。

错误的用人,让叛军越发的壮大。

“哼!”

“你们一个个都让朕息怒,可朱景逸那混蛋,枉故了朕的信任,葬送了湖广的大好局势。

现在不光丢了武昌,江南地区和中原地区,也变得危险起来。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我大虞的百年基业,就要葬送掉了!”

永宁帝的怒斥,没有引发一丝波澜。

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官员,都是经历了千锤百炼,脸皮一个比一个厚。

挨几句骂而已,根本就没感觉。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组织新一轮的围剿。

舞阳侯已经抵达前线,整合了两广福建之兵,现在已经收复了广州。

想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复广东全境,在背后威胁叛军。

徐阁老也接受了夺情,目前正在主持襄阳保卫战。只需派遣几支精锐过去,想来就能稳住局势。

江西一线目前正在进行九江保卫战,同样需要朝廷增兵。

为了避免局势恶化,朝廷当速速调兵!”

景国良率先开口道。

按照惯例,这种场合都是文官先进行表演。

怎奈局势恶化的太快,寄希望于这帮不知兵的同僚身上,那么又是无休止的吵吵吵。

等大家吵出结果来,搞不好襄阳和九江,都跟着一起丢了。

勋贵同帝国绑定太深,哪怕他心里对永宁帝有意见,现在也必须出手帮忙善后。

“成国公所言甚是,眼下最需要的是调兵增援襄阳和九江,其余问题后面再说!”

李原跟着附和道。

“嗯!”

“两位爱卿说的不错,现在确实该先调兵增援前线。

兵部,现在有哪些军队可用?”

永宁帝强压着怒气问道。

“陛下,朝廷已经多次出兵增援,目前想要迅速增援前线,唯有从关中、中原、齐鲁等地抽调兵马。

臣提议从京营抽调两团营兵马,加上秦兵、豫兵一起增援襄阳前线,力保中原大地不失。

抽调鲁军、浙军、南直隶之兵,迅速增援九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再从京营抽调两团营南下。

至于两广福建一线,目前朝廷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暂时可以不用进行增援。”

兵部尚书易传良急忙回答道。

这份增兵计划,兵部内部已经筹谋了许久。原本是为了剿灭叛军的,没有想到现在变成了救急。

大战进行到现在,大虞朝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遭到了重创。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颓势,那些被压制的野心家们,怕是也会按耐不住。

幸好白莲教叛军,把屠刀对准了士绅集团,不然一些世家大族都要考虑分头下注了。

“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意见?”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看得出来,他对这份增兵计划并不满意。

在围剿白莲教叛军的问题上,朝廷采取的是添油战术,并没有秋风扫落叶的干脆。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全部可以归结到一个“钱”字上。

出动的军队越多,需要消耗的钱粮就越多。国库空虚,无力承担巨额的开销,只能控制出兵数量。

“陛下,前些日子钦天监上奏,今年多地气候异动,恐有灾祸降临。

各地已经出现天灾的雏形,尤其是西北地区,自开春以来滴雨未下,秋粮必定会受到影响。

中原齐鲁大地,同样出现了干旱的迹象。可以预测今年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度下滑。

眼下湖广和江南两大粮食主产地,又遭遇了兵祸。为今之计只有从蜀地调粮,以维系粮价的稳定。”

吕寿同忐忑的上奏道。

天灾人祸赶在一起,典型的亡国之兆。

从蜀地调粮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长江航线部分区域落入叛军之手,水路运输根本走不通,陆地运输成本又高的难以想象。

平息粮价就是一个笑话,光摊销运输成本,从蜀地运输出来的粮食,价格就不可能低。

相比粮价上涨,更可怕的是无粮可卖。

“哎,民生多艰啊!”

“准奏!

传旨下去,从今天开始,宫中开始节俭开销。朕每日的份利削减三成,宾妃以上削减一成。

百官当做出表率,无婚丧嫁娶之事,不得大宴宾客举办酒席,禁止一切铺张浪费的行为。”

感慨一声之后,永宁帝缓缓说道。

天灾叠加人祸,造成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白莲教叛乱,打在了大虞的软肋上。如果不能尽快平息叛乱,粮价能够涨到天上去。

到时候造反的,估摸着就不光是白莲教,还有无数的饥民。

谁都知道危害性,一众朝堂高层,对此却是束手无策。

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在南北粮食同时减产的大背景下,都显得徒劳无力。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