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呢喃:
“靖武王!魔门……你们死期到了!”
“哦?”
李子云和霍泰诧异对视一眼,霍泰眼神一亮脱口道:“难道王爷已经安排人潜往海陵城?南阳侯?”
话落,霍泰又继续接道:“难道紫面天王及太行山巨寇也秘密前往了?还有混天无敌?”
“南阳铁骑覆灭,紫面天王和混天无敌相助复仇,倒也正常……”
李子通笑而不语,李子云却是连声紧随分析道,又期待、好奇追问道:“那他们是袭杀靖武王,还是强夺海陵城?”
对于云锡海三人,众人倒是极具信心!
一个南阳侯就几乎无敌,何况足以比拟南阳侯的紫面天王、混天无敌,及其亲兵部曲,这就不是一加一加一等于三,这么简单了!
别的不说,斗将的话,靖武王总不可能还能赢吧?加上无双凤凰也很难,那隋军向来以“顶级战力取胜”的战术,就无效了。
失去顶级战力,论兵多将广,自然是凤鸣军和江淮军更多,显而易见!
“这确实是个问题……”
李子通没有明确应答,却也算默认地皱眉郑重自语、沉思,随即看向廖昌雄和乐伯通吩咐道:
“无论如何,盟约在先,我军不能真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否则有失信誉和人心!你们各率一支精锐大军团(十万编制),全速赶往海陵城,本王率领大军,随后就到!”
“是(喏)!”
两位大将也没追根究底,而是亢奋迅速应道!
其他人对视了眼,也是精神大振,跃跃欲试,似乎胜利已经在眼前了!
……
毗陵城。
大梁军占据毗陵城多日,却没急着接收上梁军地盘,也没北上搅局,而是就此按兵不动。
毗陵郡之畔的南越军,也随之按兵不动,局势颇为怪异,让毗陵郡子民忧虑思乱,更确实产生了不少动乱!
“王爷!我军不能继续坐视不动了,隋军出城作战,战事可能会很快结束,战况剧变时,很可能等不到我军赶到……想收拾残局都不够时间啊!”
隋军情报随之迅速传到毗陵城,看大梁王依旧没行动的迹象,大梁诸将不由焦急齐聚,董景珍连声奉劝道。
按照他们原本的分析揣摩,是隋军与凤鸣军、江淮军,会在海陵城打个十天半月,最大可能的局面是两败俱伤,大梁军好渔翁得利。
毕竟海陵城好歹是一方重城,只要隋军没出现重大失误,肯定没那么容易攻陷。何况隋军也不是易于之辈,否则也不会迅速平定且招降上梁军。
如此三虎相争,三败俱伤或两败俱伤,几乎是可以预见之事!
如今,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确实距离有点远了……”
萧铣倒是颇为善听人劝,沉思着点了点,随后看向聚集诸将说道:
“这样……张绣、雷世猛、郑文秀、许玄彻,率各自部曲及一万精兵,分散潜往海陵……及附近,随时听命行动!”
“是!”张绣等将领纷纷应道。
或许是萧铣的西梁萧氏身份,大梁军倒是聚集了不少名将、名士。
除了四将外,还有董景珍、沈柳生、郭华、万瓒、徐德基等最早拥戴萧铣起义的名人,都是名传青史,在史册上有名有姓有传奇故事的一代俊杰。
历史名人和江湖名人可不一样,是经过岁月和历史验证,基本不会浪得虚名,就算是大奸臣也有其傲视天下的天赋、能力和优点!
原本洪灵天会是萧铣座下第一大将,被萧影提前截胡,还有很多名将尚未崭露头角或扬威、扬名,否则数量更多,堪称天骄济济,天命所归!
“切记!不可妄动!静待王令!”
……
海陵郡。
如今的隋军,确实是一动便各方齐动,天下跟随风起云涌,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便是距离太远而鞭长莫及的各个势力,也没忘关注天下瞩目的海陵战场,毕竟是天下唯一正统……隋朝余孽!
萧影率着二十二万三千精锐出战,倒也没大张旗鼓,还让军中军师、供奉等神修,以神法帮忙遮掩行迹和动静,加快行军,能瞒多久算多久,最好能奇袭江淮军。
但是,万众瞩目之下,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心关注根本瞒不了人,光凭蛛丝马迹也不难推断出来!
可以说,二十余万精锐一出城,再怎么隐蔽,很快传向四面八方,连被袭对象……江淮军,也迅速知道了!
第二天傍晚!
隋军只费了两天一夜时间,就赶到了江淮军前方百里处。
倒不是隋军全军急行军的缘故,反而有意放慢而保持状态。只是江淮军本就冲着海陵城,双向奔赴之下,理论上隋军只需走一半路程!
高邮湖南方,神居山山脉东方,赤台山。
此世天地更为宽广辽阔,高邮湖占地万余平方公里(现实十几倍),神居山脉也东西向连绵千里,可算一方天险。
因地理位置和距离的关系,隋军就在占地十数里,海拔百余米的区区赤台山停下,并直接驻军赤台山。
赤台山不是什么名岳巨脉,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