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觉得有意思,所以特地拿来给老爷看看,老爷要是瞧着有趣便留下,瞧着无趣奴才给打回去便是。”
刘全笑着将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的折子递上。
“打回去你收的银子给不给人退?”
和珅伸手接过打开,见是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的折子,只道又是常项奏报便没怎么在意,一目两行的扫了下,最后视线在一个有点眼熟的名字上顿住:“赵有禄?”
“中堂不记得了?”
边上有个官员忙提醒道:“就是那个主动缴纳一千两议罪银被皇上连升五级的。”
“噢,对,是他,一个马屁精有什么值得上报的。”
说话间,和珅随手将本子丢在边上的茶桌,对郑博文所报“忠教授”一事竟是毫无兴趣,更别提专门拿给皇上看了。
见状,刘全也不好说什么,反正本子他已经递了,老爷不感兴趣也没办法。
“你们接着说,”
和珅示意几个属下继续说事,未想门房通禀广储司郎中郭连凯求见。
这个郭连凯也是包衣出身,担着广储司郎中衔头实际却是负责内务府在外面开设钱庄、当铺买卖的。
如果说和中堂是老太爷的大会计,那郭郎中就是和中堂的大会计。
很快人就被领了进来,“叭叭”甩袖打千请安后,郭郎中便将扬州刚刚送来的一封书信恭敬递到中堂面前:
“禀中堂大人,扬州那边有个府学教授想跟咱们庄子借十万两,说拿什么学费作抵押,扬州那边不敢擅自做主就给报了上来.卑职这边也拿不定主意,故而请中堂大人给做个主。”
“一个七品官也敢借十万两,他拿什么还?驳了驳了,以后这种小事你们决定就好,不必报我知晓.等等,府学教授?赵有禄?”
和珅疑惑接过郭郎中手中的书信来看,看完竟是笑了起来:“让这小子做教授屈材了,应该到礼部当尚书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