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太子妃被圈禁,东宫连折两个妃嫔,东宫彻底安静下来,一直到元宵都没什么热闹。
不过外边却热闹极了,薛贵妃禁足还不安分,薛家与鲁王在外宣扬太子虐待妃嫔,失手弄死了两个妃嫔。
企图用东宫妃嫔之死,来掩盖鲁王妃薨逝的骂名。裴长渊也不惯着,上了折子状告二人谋害皇长孙。此话一出,满朝皆惊!
谋害皇长孙?这还了得!
百官盼了多久才等来东宫有子,谁敢谋害?这下别说两个妃嫔了,连带着妃嫔的母族都受到了百官弹劾,李昭训是宫婢出身,哪怕她做了昭训,家中也不曾做得多大的官,倒是逃过这一次的风波。但杨氏的父亲是鸿胪寺卿,直接被隆盛帝罢免了官职,贬为庶人,全家迁出京城,三代内不得科举。
有此例子在,那些太子的谣言自然也就传不起来。马上是皇长孙满月,隆盛帝为了冲一冲正月乱七八糟的事,命姚皇后在坤宁宫大办满月宴,三品以上的命妇都得入宫庆贺。明思痛痛快快沐浴一场,月子坐得好,精神百倍,生元朔之前就没怎么长肉,又不曾亲自喂养孩子,坐完月子身材已经恢复的差不多,就是比之前丰腴一止匕
冯忠送来了明思的良娣礼服,但瞧着却有些不一样,衣裳是正红色牡丹纹绣金线,头面中有一顶红宝石凤冠,在这样大的场合,只怕有些逾矩。“这是殿下的吩咐,娘娘尽管安心。"冯忠解释着,太子连储妃金印都给了明良娣,太子妃之位还不是迟早的事。
既如此,明思也就没必要推诿,原样换上。华服凤冠加身,衬得明思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连衣裳上的牡丹都逊色三分。
裴长渊瞧见也怔了一瞬,从前觉得她娇艳明媚,如今生了孩子,一举一动更添成熟妩媚,似枝头红艳艳的石榴花,热辣多情,令人移不开眼。两人一同到达坤宁宫,身后乳母抱着被喂养得白白嫩嫩的元朔,引得众人频频回望。
见明思这气度,这穿着打扮,有人嘀咕,怎么瞧着比太子妃还要像太子妃呢?
不愧是平南公府出来的嫡长女,在众多命妇跟前,一点也不逊色。整场满月宴,办得盛大隆重不说,连皇上皇后都亲自出席,厚赏了明良娣,也默认了明良娣站在太子身侧,无人过问太子妃的去处。再想想太子妃被圈禁的传闻,不少人暗自猜测,只怕东宫储妃要换一个人了。
满月宴上,隆盛帝宣布了给皇长孙取的名字一-扬业,裴扬业。扬字,有高举,传扬的之意,而业字则为功业,基业。看似简单的二字,却将隆盛帝的厚望显示得淋漓尽致。传扬基业之人,除了继承者还能是谁?
虽说皇长孙只是庶长子,可也是太子唯一的儿子,再瞧瞧明良娣那待遇,来日若成为储妃,皇长孙可不就是太子嫡长子?明家啊,只怕又得东山再起了!
满月宴之后,众人纷纷寻摸门路,平南公府再度门庭若市,妄图趁明思还没上位之前巴结住明家,连明嘉平和明岁安身边也多了一群追捧者。而在禁足的薛贵妃听闻皇上亲自给皇长孙取的名字,气得几日食不下咽。一个妃妾所生的庶子,哪里配得上这样好的名字!皇长孙和二皇孙不过隔了一日出生,凭什么待遇天差地别?她想在玉泉宫为二皇孙办满月宴被皇上拒绝,可皇上转头却让姚皇后在坤宁宫亲自操办皇长孙的满月宴,给足了恩赏与脸面。薛贵妃实在气不过,过了两日,禁足一解,正准备带着二皇孙去求皇上赐名,皇长孙有的,二皇孙也得要!
可她还没来得及求见皇上,鲁王便火急火燎地冲进玉泉宫,“母妃,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这样着急?"薛贵妃满脸疑惑。鲁王上气不接下气,喊道:“父皇刚刚下了旨意,要儿臣不日离京去封地!″
“什么?!“薛贵妃猛地站了起来,打翻了桌上的茶盏,茶水淅淅沥沥淌来。
皇子离京去封地,薛贵妃再明白不过这意味着什么,难以置信地斥道:“你别胡说!”
鲁王急得跺脚,“母妃,是真的,圣旨已经下了!”“怎么会这样?"薛贵妃又惊又怒,一时喘不过气来,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玉泉宫乱成一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