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1 / 6)

第60章第60章

盛放坐在院长办公室里,两只小脚悬在椅子边缘晃荡。原来对什么都感到新鲜的放放,没有东张西望,只是安静地盯着罗院长一开一合的嘴巴。

三岁半的孩子,哪里能听懂罗院长那些有关于脑补损伤和手术风险的医学术语?他只能从晴仔凝重的表情中嗅出不安的气息。外甥女的眉心拧成了结,而罗院长正从身后的档案柜里取出一摞厚厚的资料。

“我们确实有过成功案例,患者在术后逐渐恢复语言和行动能力。“他将病例报告摆在一大一小面前,停顿片刻,“但同样存在失败案例,术后脑部损伤加重,甚至………

罗院长的办公桌上,两沓病例资料形成鲜明对比。和左边堆高的失败档案相比,右边寥寥无几的成功案例显得凄凉。祝晴知道,这不仅仅只是冰冷的数据,失败案例的背后,藏着罗院长欲言又止的潜台词。

他们被推进手术室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从盛女士目前的检查指标来看,各项条件都符合手术标准,是适合接受手术干预的。”

“新疗法的报名截止日期是十月底,你们还可以考虑。”罗院长翻开日历,用黑笔圈出日期:“即便决定手术,也需要三周的术前准备期。要调整用药方案,改善营养指标。”罗院长的解释专业清晰,祝晴却只能提炼出两个关键信息。十月底之前,必须做出决定,再到完成手术一一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可能就是生死永隔。

“至于保守治疗,确实能维持现状,但脑部损伤会不可逆地恶化下去。到了那时候,连这三成希望都不会有。“罗院长的语气温和,却不容拖延,“建议两周内给我答复,这样无论哪种选择,我们都能做好充分准备。”祝晴与母亲之间的鸿沟,何止二十年,当她终于站在病床前,妈妈已经沉睡。

没有温暖的拥抱,没有琐碎的唠叨,甚至她从未听妈妈叫过自己的名…她们的“相处”,只在疗养院这间病房内。可奇怪的是,每一次她握住母亲的手,就像是握住了母女之间无形的羁绊。盛放突然蹭到她身边。孩子温热的小手,塞进她冰凉的掌心。听罗院长说这番话时,他一直懵懵懂懂。可即便不知道他"叽里咕噜"说什么,聪明宝宝还是捕捉到重点一一

要么活着,要么死,晴仔得选。

离开办公室后,他们默契地走向病房区。

盛放抱着漫画书坐在走廊长椅上,透过半开的门缝,他看见晴仔坐在病床刖。

护士站的窃窃私语飘来。

“这是选择题吗?三成活,七成死,这是让家属拿亲妈的命来赌……“怎么敢签呢一一”

盛放把漫画书翻得"哗哗″响,耐心地等待。不知道外甥女正和大姐聊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盛放小朋友没有去幼稚园。

他听见晴仔给自己打电话请假,却难得没有举起小手欢呼。因为,晴仔蔫蔫儿的,扯了扯嘴角,却还是笑不出来。

萍姨为他们准备了一大堆东西一-烧鹅、叉烧、刚出炉的蛋挞,还有红鸡蛋和米酒等。

起初,盛放以为晴仔要带他去野餐,直到车子缓缓停在一处他从没有来过的地方。

爹地、妈咪,还有大姐夫,他们都住在这里。祝晴手里捏着一张崭新的亲属通行证。

在此之前,她不知道这座私人墓园的存在。进入这里规矩极多,即便祝晴是盛家人,但手续不完备,她连祭拜的资格都没有。

盛家的律师曾解释过,她的情况太特殊了。DNA是需要公证的,遗产分配完毕,但她的名字却从未出现在任何一份正式文件里。换句话说,即便所有人者都知道她的身份,可只要法律程序没走完,她就只能被挡在门外。直到三天前,法院正式裁定她作为盛放监护人的文件生效,墓园管理处才终于发来准入许可。

祝晴想,她该来看看父亲。

而小舅舅,也该来看看他的爹地妈咪。

她蹲下身,指尖拂过墓碑上的浮尘,拔掉几株从石缝里钻出的杂草。放放小朋友是晴仔的发言人。

在外甥女沉默时,他总能奶声奶气地替她开口。“大姐夫,我们来看你啦。"他踮起脚,小手拍了拍冰凉的墓碑,“可可现在是大孩子咯,你还认得出吗?”

盛家小少爷对大姐夫毫无印象,即便盯着照片,也感到陌生。只觉得细看之下,晴仔的眉眼像妈妈,鼻梁像爸爸。他们在墓前铺开报纸,将餐盒一一打开。

这些都是萍姨特意准备的,她说,大姑爷生前最爱吃这些。“先让大姐夫闻三下。"盛放煞有介事地捧着叉烧,凑近墓碑,“萍姨说的。这是祝晴第一次祭拜自己的父亲,却给他出了道难题一一手术……该做吗?

照片里的男人笑容温和,仿佛在静静注视着她。祝晴垂下眼,喉咙微微发紧。

这几年,几乎没有人来探望过他。

“以后我会常来的。"她低声说着,声音被微风吹散。过了许久,她牵起盛放,转向另一侧的墓碑。“爹地妈咪!"小不点一下子活泼起来,像是终于见到“熟人",“我来啦!“我已经从半山搬出去啦,我们最近搬新家,还邀请了警署的弟兄和咏班来做客。”

祝晴提醒:“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