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八十年末,从农机厂开始!> 第92章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1 / 2)

门外应了一声,很快,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和另一人合力搬进来一台米白色的电脑主机。

显示器还是那种球面显像管的,键盘厚重,鼠标……哦对,这个年代鼠标还不普及,主要靠键盘操作。

电脑启动时,风扇发出嗡嗡的响声,屏幕上先是闪过一堆自检信息,然后进入了绿油油的DOS操作界面。

赵建国亲自上前,接过林婉递过来的转换线和U盘。

他仔细看了看转换线的接口,确认能接在电脑背后的并行端口上。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将转换线插好,再把那个小巧的U盘插在转换线的另一端。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电脑屏幕上。

赵建国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试图访问新的驱动器符。

按照常规,插入新的存储设备,系统应该会分配一个新的盘符。

然而,DOS界面似乎没什么变化。

赵建国皱了皱眉,又尝试了几个命令。

苏九适时提醒:“赵主任,可能需要加载一个简单的驱动程序。我们放在这个U盘里了,不过第一次识别可能需要手动操作一下。或者,您可以尝试进入我们预装的一个简易图形界面,那里应该能直接识别。”

赵建国依言操作,调出了一个极其简陋、类似后世文件管理器的蓝底白字界面。

他移动光标,果然,在原有的A盘(软驱)和C盘(硬盘,如果这台有的话)标识下面,多出了一个新的盘符——D盘!

赵建国的心猛地一跳!

他立刻选中D盘,按下了回车。

屏幕上刷新了一下,显示出D盘的根目录。

里面只有一个驱动文件和一个说明文档。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屏幕下方显示的信息:

总空间:16,384 KB

可用空间:16,372 KB

16,384 KB……

赵建国猛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几乎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凑近屏幕,仔細盯着那串数字,生怕自己看错了。

16MB!

整整16兆字节!

就这么个……小玩意儿?

他猛地扭过头,看向桌上那个静静躺着的、比他拇指还小一点的U盘,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个刺眼的“16,384 KB”,大脑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又瞬间塞满了无数的念头。

16MB啊!

这相当于多少张软盘?

十一二张1.44MB的软盘?

或者四十多张360KB的软盘!

这么多数据,现在就存储在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里?

而且,看苏九的意思,这还只是样品,未来还能做得更大?

几十兆?

几百兆?

赵建国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他搞了这么多年计算机技术,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他见证了技术的飞速发展。

但眼前这一幕,给他的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一次看到集成电路时的震撼!

这不仅仅是存储容量的提升,这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便携、大容量、即插即用……如果这个技术真的成熟可靠,那对整个电脑行业,甚至对信息时代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赵建国的手指有些颤抖,他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有些发干,一时竟不知道该问什么,或者该表达什么。

他只是呆呆地看着屏幕,又看看苏九那张平静得有些过分的年轻脸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回荡:

变天了,这电脑存储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而带来这场变革的,竟然是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会议室里一时间安静得只能听到电脑风扇的嗡嗡声,以及赵建国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林婉悄悄松了口气,看向苏九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赵建国那粗重的呼吸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仿佛被放大了数倍,每一次起伏都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那双透过老式方框眼镜片看向苏九的眼睛里,写满了惊涛骇浪。

技术人员的本能让他下意识地想要质疑,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