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嗜血大鳄
5月22日,曼谷召开东亚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主管会议(EMEAP),会上,尽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东亚经济联盟等多方劝说,THA中央银行副行长维差南依然宣布不会改变本国汇率政策。<1维差南死守汇率不变的态度令各方都讶异不已。在参会的一位高官的回忆录中,他写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逻辑,维差南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新的问题,他完全不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会激怒弹药充足的对冲基金,他的所作所为只会让市场更加恐慌。这个时候再维持高利率已经毫无意义,而他坚守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如果维差南在五月宣布泰铢贬值,或许结果不会那样糟糕。”消息传回美国,5月27日,三家投行发布关于泰铢贬值的预测报告。摩根银行更是尖锐地指出:THA央行根本没有三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在五月初,他们就已弹尽粮绝。这篇报告一出,市场低迷的情绪如同决堤之水,迅速席卷全球。27日晚,海莉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大都会投融资促进会议,会上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代表依次汇报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不约而同持有着大量的泰铢空头寸,其中不少大鳄还同时入手了港币、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做空亚洲,似乎已经成为了华尔街的共识。这场游戏的参与人数越多,就越无法按下暂停键。5月28日,THA中央银行宣布停止本土银行向外国资本出售泰铢,本以为这样能切断对冲基金建仓空头头寸的关键通道,遏制市场上的抛压情绪。但就在同一天,宽客基金再次抛售价值9亿美金的空头寸。5月29日,亚洲市场开盘,泰铢离岸远期汇率迅速跳水。上午10:00,Gordon & Stein抛出5亿美元泰铢NDF合约。10:30AM,格里芬致电海莉,向她下达加仓的命令。11:00,永恒对冲基金加仓10亿美元空头头寸。5月30日,新加坡金融监督管理局内部会议提及“区域货币稳定已受到实质性挑战″。
6月1日,量子基金正式提交17亿美元NDF(外汇远期合约)指令,市场开始剧烈震荡。Gordon & Stein和ESF对冲基金再加抛7亿美元,资金从开曼分式直接调拨。泰铢汇率脱离控制区间,跌幅扩大至4.6%。6月4日,《曼谷日报》《香港日报》《星展日报》《纽约日报》《泰晤报》等权威报纸辛辣地指出,乔治·霍尔的助手维克托·施瓦茨、永恒对冲基金的核心交易员海莉·卡拉季奇、Gordon & Stein的大宗商品交易组负责人怀特·加西亚是本次泰铢狙击战的始作俑者。与此同时,美国的摩根银行、巴克维尔公司、阿施劳德国际、所罗资本,英国的巴顿投资银行、法国的巴黎投资银行、瑞士的瑞士银行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一些文章更是直接点名,由于维克托·施瓦茨曾经靠做空英镑一举成名,又在1997年初成功做空俄罗斯把金属狂揽数十亿,他的行动不可避免吸引着整个华尔街,他个人也已经成为投机主义的风向标,所有人都认定了跟着他就有钱赚,所以当维克托抛售泰铢的消息传出来,全球资本都蜂拥而上,像一池嗜血的湾鳄一般,翻滚着撕咬肥美的猎物。
6月7日,纽约曼哈顿,Gordon & Stein总部L28 主会议室窗外阳光刺眼,落地玻璃对面墙上悬挂着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插满五颜六色的图钉,一颗图钉代表一家Gordon & Stein在当地的办事处,其中东亚区域,分别在香港、上海、东京、新加坡四座城市定有标记。长桌中央摊着《纽约日报》的头版,印着醒目的标题:“是谁掐住了泰国的喉咙?”
副标题则是:“全球最顶尖的投机者们如何联合撕裂一个国家。”长桌两边坐满西装革履的男人,年纪大的已经白发苍苍,脸上的褶皱足够夹死二十只苍蝇,年纪最小的是怀特·加西亚。加西亚家族黑发白肤,很多人形容他们这是典型的吸血鬼样貌,迄今为止这个银行业家族在美国已经富有了一百多年,如果他们真的是吸血鬼的话,也的的确确吸干了鲜血。
“我们现在被媒体钉在耻辱柱上。“有人开口,语气冷硬,“在亚洲,Gordon & Stein已经成了敌对资本的代名词,我早就提醒过,不要大规模抛售泰铢,这对我们在亚洲的形象影响是巨大的,从今以后亚洲各国会怎样想我们?将我们归类为那群投机主义之流,拒绝让我们进入市场,从1984年来付出的努力全都浪费在一场交易上。”
“媒体有什么资格评判我们?"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股东立刻讥讽道,“我们押对了方向,执行了正确的策略。我们的客户收益增长了12%,你是要放弃这些收益去换一份道歉声明吗?这几个月,很多私人客户都在问我们能不能去做空泰铢,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就会转投我们的竞争对手,把钱交给他们,而我们会失去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
“你觉得这是策略问题?你知道今天上午,韩国金融管理局的人给我打了两个电话吗?还有印尼,他们威胁我们要冻结在那边的基金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