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诉,“深夜回来后看都没看朕一眼,就睡了过去。”
他一句又一句:“今日一早,还说朕无理取闹。”还有……
姜莞…”
攒了许久的心绪,被他左一句馄饨又一句馄饨搅散。导致她有些话没过脑子就问了出去:“陛下想吃馄饨了?”萧言:“?”
后知后觉自己到底说了什么的姜莞也是眼前一黑起来,她尴尬咳了咳,迅速转换话题:“都什么时辰了,陛下还在处理公务,随我回明秋宫用午膳吧,今日可是中秋。”
“你刚刚那句话什么意思?"萧言满心怀疑她方才是话里有话。“什么什么话?"姜莞揣着明白装糊涂,直接上手拉他,“走吧,我母亲和妹妹已经等很久了。”
萧言稍稍反抗,就被她拉了起来,嘴依旧硬硬的:“朕不饿。”姜莞却笑着看他:“今日是我生辰,陛下就听我一回,行不?”被拽着走的萧言闻声,嘀咕:“昨儿还是朕生辰呢。”姜莞似乎没听见他的话,只是唇角扬起的弧度更明显了。阿福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啊,直到看见姜莞拉着萧言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内心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情感。
他假装不知道:“陛下您这是……奏章不批了?”萧言嘴角微翘道:“朕也想啊,还不是你们的贵妃娘娘,非要让朕陪她一起用膳。”
阿福闻言,当即笑道:“今日是贵妃娘娘生辰,没想到第一个想的是陛下。”
他这一句推波助澜,简直是说到了萧言的心头上。都出了太极殿,还拉着他的手,萧言唇边的笑意怎么都止不住。俩人都不喜随行之人太多的习惯,此刻倒是方便了他们。银霜从俩人出了太极殿后便极有眼色地远远缀在后面。回明秋宫的这一路,姜莞一直没有放开萧言的手。其实她有过松手的想法,执行到一半时发现不知何时手已经被狗皇帝牢牢反握。
原本想在路上顺便问他小册子的事,然而余光瞥见他高兴的眉眼,到了嘴边的话忽然就咽了回去。
算了,还是不要在他高兴的时候说些无益彼此和谐的事。好不容易哄好的人,别再给惹毛了。
同一时间,柳太后也在前殿设下家宴。
当然,此前殿不是长乐宫的前殿,而是一处专门用来宴请朝臣的宫殿,往常都是一国皇帝专门设宴犒赏有功之臣的殿宇。这边午膳已经开始,一共开了两桌,主桌当然是以柳太后为首的几位长辈,以及陈二娘夫妇带着他们的女儿。
柳家的规矩是,成了亲就是大人。
剩下的小辈们都在次桌,热热闹闹地说话。戚氏亲自给柳太后倒酒,还未来得及开口,外边银丹忽然进来,覆在柳太后耳边说了一句什么话。
然后就听柳太后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你就先下去吧。”阖家团圆宴,柳太后不想有人在一旁伺候,显得太君臣有别,她不喜欢。待人离开,戚氏立即问:“娘娘可是有急事?”戚氏并不傻,若柳太后不想让人知道,银丹根本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来,且如此直接地当着她面告诉柳太后。
就算声音再小,可自己离得近,还是有泄露的可能。所以她这一问并不会触及什么不可为人知的辛密。“没什么,就是确定皇帝今日有没有人收留而已。“柳太后淡淡道。意思到自己都听到了什么的戚氏”
就该老老实实当什么都没看见。
偏身边的男人还一脸无知地插问一句:“对啊,今日怎么不见陛下?”戚氏扭头瞪了她一眼。
柳国公觉得自己挺冤的,关心陛下难道还有错了?戚氏道:“淑贵妃的娘家人也入了宫,陛下自然是去淑贵妃那儿。”后知后觉的柳国公讪讪一笑:“哦哦。”
同桌的柳清晖适时开口,替兄长解围:“瞧着陛下和娘娘感情不错,想来再过不久就能有好消息传出。”
“淑贵妃进宫还不到半年吧。"身为在场唯一有两段婚姻的柳清菱喝了几杯酒,神识已不算清醒,“不着急。”
“不一定能走到最后呢。“柳清晖提前拽她衣袖都没能阻止下来的一句话。柳太后微扬的唇角顿时收敛,目光摇摇望过去,语调漫不经心:“走不到最后正好,届时穆兰也大了。”
一句话杀了在场所有人。
次桌上的热闹刹那间消失,近十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柳清菱瞬间酒醒,很是能屈能伸道:“…我就是一时嘴快。”“知道就好。“柳太后冷哼了一声。
危机解除,柳清菱顺势往上爬道:“陛下和淑贵妃一看就是天作之合,果然是阿姐养出来的,眼光和阿姐一样好。”前半句说到了柳太后心里,结果还没高兴几瞬,后一句就现了原形。她皱眉:“你阴阳谁呢?”
作为柳家的长女,柳太后的确很护着底下的弟弟妹妹们,但仅限于在外人面前,私下她在三人面前一直威严居多。
不管谁做了错事,她都会认真责罚,从不会偏颇哪一个。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的柳清菱真想轻轻抽自己一巴掌,喝两杯酒就开始胡说。
夸什么不好,偏夸对方眼光好,阿姐又不是她,想换夫君随便就能换。先帝什么样啊,自己怎么能因为对方已经死了十年就给全忘了。“我的错,阿姐你别生气。"柳清菱嘿嘿一笑,“当心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姐妹俩你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