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女钳工[六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 / 3)

第94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江城的冬天白茫茫地一片,今年的雪很厚,松软得能踩出一脚脚沙沙声,宽阔的长江依旧滚滚流淌,寒冬与刺骨的风也没能冻住这条威武霸气的母亲河。路上的行人都少了许多。

零零星星踏雪而行的人,无不裹得厚实,脸上细小的汗毛都被冻出细细白霜,呼吸间,呼出一团团白雾。

林巧枝也裹得厚实,把人缩在军大衣和围巾里,只露出一双眼睛,走在铲雪铲出的干净小路上,前去开会。

她脸冻得有点红,黑眸亮晶晶的的,透着笑,“眉开眼笑"或许描述的就是这样的表情。

不仅是她,周围路过的红旗厂人,都是如此眉开眼笑,两颊发红,喜气跃然面上。

“林工。”

“林工去办公楼开会啊?”

林巧枝掖了掖军大衣,一一点头,她笑着的时候,看起来倒是显出几分少年气。

办公楼里的会议室里,许多红旗厂的老一辈人都早早到达。温东鸣看着眼前摆着的人民日报,看着报道上的内容,眼眶忽地泛红。他们工业起步太晚了,又在漫长的战火中被打得家底都不剩了。拖拉机行业从建国初就开始做了,农业机械化也是早早就定下的方向和目标,可国家太穷了,太苦了,他们发展得太难了,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温东鸣和长拖的龚厂长也曾经讨论过,要不要向苏联或者西方购买他们的农机技术?这样可以直接帮助到国家的农业发展,更能高效率的推进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让农民早早都有农机可用,还好用。但那时候,新中国已经背负了太多太多债务压力,自然灾害和苏联专家撤走的双重困难一起压下来,国家只能靠出口猪肉、鸡蛋、苹果等农副产品,以及矿产资源来还债,像是河南的肉联厂,每天要宰杀5000 多头猪运往苏联,贵州汞矿连续五年生产的水银几乎全部用于抵债……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还外债。他们怎么好意思张口,又怎么有脸面去让组织和人民再背债去购置技术。而且中苏关系恶化,别的工业强国大都参与了巴统协议,谁又愿意将技术卖给他们?

那些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路有多难走,路上遭遇的围困、白眼和挫折,这会儿都化作眼眶的酸涩和胸腔内的汹涌。完全抑制不住。

微微侧过头,温东鸣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桌上的报纸。

赫然主标题是:【向林巧枝同志学习】

副标题是:【红旗精神闪亮亮,我国自主研发全丘陵地形拖拉机超世界一流水平】

齐邵宁也手握着一份报纸站在窗边,激动地胸膛起伏做着深呼吸,她看着窗外红旗厂职工面色红润、喜跃面上,看着裹成球的孩子们追逐打闹,心里想说得话实在太多,又觉得不能表达十之一二。目光从窗外挪回来,突然看到温东鸣情难自禁的样子,笑了两下,走过去把报纸往桌上放,拉开椅子,玩笑道:“才刚刚迈出关键的一步,现在就哭,可有点早了。”

“谁说我哭?我这是眼睛进沙了。"温东鸣忙抹一把脸,又朝着众人露出镇定稳重的表情。

可能因为情难自禁,佯作镇定的表情看着有点奇怪,透出欲盖弥彰的味道。“哈哈哈哈……

这一番对话,打破了会议室里眼眶发酸发热的气氛。是啊,接下来也是硬仗呢。

流水线怎么打造,如何保证生产质量,怎么能防止技术泄密……带着全新的技术闯入世界阵地厮杀,他们也是头一次,没有经验。可以预见,绝不会那么顺利美好。

尽管现在那还是一片无人区。

可一旦有人率先闯入无人区,周围的豺狼虎豹必定都会一拥而上,毫不留情的将闯入者的血肉撕咬啃噬殆尽,连骨头渣都嚼碎了吞下。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斗志昂扬,满怀期待,胸膛里的心胡乱撞击着。这场没有硝烟的仗一定要胜利!一定要是大胜!他们太需要这一场酣畅淋漓、振奋人心的大胜了,国家和人民在茫茫黑夜里奋力前行,都太需要一束光了一一我们能突破西方封锁,我们也能领先,我们付出努力终会得到成功和胜利!

林巧枝推门而入,推开的门缝涌进来一股寒风。吹得人一激灵,脖子都直往衣服里缩。

尽管身体是冷的,但心却是火热的,温东鸣高兴地迎过来关心她。“外面挺冷的,来炉子这儿烤烤火。”

“路上没打滑吧?”

“来喝点热水暖一暖身子,食堂今天中午炖藕汤,那藕我一看就知道是洪湖的野藕,炖出来肯定香、甜、粉、糯,吸满了肉味,喝一碗就浑身舒坦又暖和。”

林巧枝手里抱着大茶缸子,感受到暖意一点点透过手心传递到身体,笑道:“冬天就想这一口,我听说还有鱼籽烧豆腐,惦念了好几个月了,今天可得吃上两大碗饭。”

生长在长江边,湖泊数不胜数,吃得就是鱼的鲜美,冬天的鱼籽肥美丰厚,加上豆腐烧成滋味浓郁的干锅,鲜香全都激发出来,不知道多美味。“哈哈哈我倒是忘了,你可是个会吃的,亏了什么都不会亏了一张嘴。“温东鸣大笑两声,又把会议室里的小煤炉的炉门用火钳扒开了一点。氧气灌进去,火力一下旺起来,屋里的温度又缓缓升起来。林巧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