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道:“我没意见。”
又看向林巧枝。
一个行业的崛起,乃至一个国家实力的飞跃,往往离不开这样如流星般闪耀的英才人物。
温东鸣爱读史书,最喜欢的少年人物莫过于霍去病,最崇拜的伟人莫过于喊出“人民万岁"的伟大领袖。
此刻,他心却前所未有的跳动,狠狠撞击胸膛。不是史书了,是眼前,他和他的同志们。
若真能将中国拖拉机行业带至世界霸主地位,林巧枝当之无愧会成为农械历史中一颗璀璨明珠。他们呢?历史会怎么记载他们这群燃烧着革命信仰的同志呢?
林巧枝亦是想也不想地就答应下来:“行。“想到她们要一起干一场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她脸上就扬起明媚锐意的笑,举杯:“我们红旗厂先打响丘陵阵地第一枪,紧接着咱们兵分三路,一起杀进世界战场!”杀它个片甲不留!
让鲜艳红旗插满世界每一寸土壤。
清脆的“砰砰砰"的碰杯声,伴随着哈哈大笑,是红心和信仰在碰撞。大大大
红旗厂,车间。
温东鸣拿来一份名单,又顺手从旁边拖了一把椅子坐下,坐在林巧枝办公桌旁边:“看看,有没有和你心意的?”
他揉了揉肚子,喝了一肚子汽水,还有点怪不适应的,睡了一觉还感觉嗓子里冒气儿,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林巧枝看看:“这是什么?”
“你也该带点徒弟了,要不走出去人家高工都是乌泱泱一个团队,气势浩荡,你就形单影只一个人,有个什么事也没个使唤的人。“温东鸣操心道。前两次出门,都是林巧枝一个人,看得他又不得劲又不放心,不像样啊。林巧枝现在就带着那么两队迥异学生,倒是对带徒弟没什么抵触了。也不难嘛!
她看了眼名单,原本只是平平无奇扫过,却忽然在一个名字上停留下来。黄彩霞。
林巧枝指着这个名字,确定道:“就她吧。”后面看成绩也不错。
厂校在经历过最初最紧的风波之后,现在以厂技术培训的名义在低调运行。其实外面很多中专技校也是如此,学技术,当工人,总是正确的。还处于半停课、半混乱状态的,也只有纯文化的小初高了,大学则是逐步进入了推荐制的形式,招优秀的“工农兵学员”。温东鸣看着就笑笑,也不惊讶,“我就猜到你多半会选她,那会儿她是看了你进厂校,第二年就闹着也要找师傅学手艺,考了进来。”林巧枝纠正:“那叫争取。"怎么能叫闹呢?好像不讲理一样。“好好好,是争取。“温东鸣忙笑着抬手,又问,“那你还要不要再选两个?前面还有成绩更好的,更优秀的。”
黄彩霞虽然成绩不错,但确实算不上顶尖一批。林巧枝对实力是有追求的。
在纯粹的技术领域,甚至是有点慕强的。
按理说,她应该想要收天赋最高,成绩最好的。可看着那几个成绩更好的,却忽然一点兴致也无:“算了吧,就先她一个。”
“咱们也不要矫枉过正嘛,咱们这行终究是男生感兴趣,男生学得多,里面出好苗子几率大。这个怎么样?力气大,个头也高,出门带上他看着就安全。“温东鸣把椅子往前拉了拉,热情给她推荐好苗子,还耐心给她分析利弊。林巧枝本也没深想,为什么会突然兴致缺缺。被这么一劝,她忽然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想通了,她眼眸逐渐变亮,提出道:“我想组建一个全女子的钳工班组。”温东鸣真的吃了一惊,抬头看林巧枝,诧然地问:“你怎么会这么想?”一个班组的实力,很多时候是会助力/限制高工发展的。因为到了高工,很多时候都不是单枪匹马了。比如翁工,因为培养出技术最好的班组,所以红旗厂几乎所有最顶尖、最复杂的技术工作,都会默认去找他,让他带领班组完成,经年累月下来,机会利锻炼也更多,实力更强,晋升更快,形成良性循环。林巧枝:“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想?"她把名单往前推了推,人往椅背深处靠,让自己显得气势更足,“温厂长,我可得给你做做思想工作。”她认真强调:“解放妇女,不是口头说说,而是要从思想上解放的。”“你这腔调,和孟主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温东鸣看林巧枝,确实有点爷爷辈看小孩的感觉,倒是不觉得冒犯,还有点笑呵呵的。林巧枝却摇摇头:“宣传咱们中国第一位火车司机田桂英同志的电影里,也有人和她说过类似的话。"她看向温东鸣,“您知道是什么吗?”温东鸣不由正色几分。
林巧枝不等,继续看着他道:“在田桂英同志成为火车司机之前,也有很多人对她说过类似的话,铁锹铲煤的师傅说她力气不够,10来斤重的大平板锹,10分钟就要投几百锹,觉得她吃不了这个苦,干不来这个活。”可田桂英却把自己锻炼得身强力壮。
她的父亲说,“做火车司机又累又危险,你哪能干得了!“她的母亲说,“你这孩子怎么想的,开火车哪是你们女孩子家干的!你一个女孩子,你能开动火车?"*
基本没有人支持她。
可她却说,她不比男儿差。
要练力气她就练力气,要学技术应对火车路途中出事故,她就学技术。不仅是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