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晋升高工
林巧枝一句打趣,可难不倒温东鸣。
三言两语就化解掉,还顺带把林巧枝夸得耳根发红,感觉很是不敌。林巧枝”
就,很想拉着温厂长一起讨论讨论技术。
温东鸣见此,满意地收了手。
又给林巧枝示意同他一起来的赵振云。
赵振云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双眼睛灼热有神,看着林巧枝,正声道:“林同志,恭喜你解决步进梁式加热炉的问题,这一手攻坚技术真的非常亮眼了。”林巧枝对她们自己省的这位赵局,印象还是更好一些,可能因为看过她处理问题的场面吧,谦虚道:“您过奖了,修理机械故障而已,咱们钳工的老本行。“修理好领先咱们技术的烧毁电机和精准排查出成套设备中的问题,这可不是过奖,至少,对方省内几十位高工和专家都做不到,厉害就是厉害,再谦虚可就没有必要了。"赵振云摇了摇头。
她的话语中透出一丝惊叹,即使早已接收到组织上级传来的资料和消息,可仍难掩心中情绪。
在林巧枝还没有离开112厂的时候,赵振云就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消息,初步了解到了她在112厂维修检查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情况。当即,再一次调阅了112厂当初的那份申请书和相关资料,赵振云作为工业部下属省局的话事人,立马明白了林巧枝这次技术支援的分量。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维修排查和技术支援,而是一次极其恐怖的天赋展现,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林巧枝事先并没有太多这项新技术的底子。准确的说,国家都没有这项技术。
这是一片空白的盲区。
尽管神州大地,人杰地灵,各式各样的天才人物层出不穷。但林巧枝这样的,却仍旧是极其惊人了。
接到消息,赵振云连夜提了林巧枝的档案,省内提高了两档保密等级,第二天文件果然传达下来,竞比她处理的要更高一档。大大大
在林巧枝回程的路上。
她成功解决了步进梁式加热炉问题的消息,以112厂为中心,龙卷风式地席卷当地。
省内的工业圈子,已是陷入了疯狂的讨论。“江城红旗厂…这人怎么听着这么耳熟?”“之前赵工那几个高工去江城交流回来你忘了?咱们厂更新的这技术,听说就是她最先提的,现在又把112厂的那个电机修好了?”“听说她这次来,把那个导致烧电机的根都找出来了,整个加热炉都给她扫荡了,我要是112厂的肯定给她磕一个,要是真向组织申请那么大一笔经费,后面日子就难扛了。”
当初这个事才出的时候,省内稍微有名有姓的大厂,都是听到过风声的,毕竞他们自家高工都被请去,还都无功而返了,不过,也是真难解决。而且怎么说,这事憋屈,要多闹心有多闹心,多少人都睡不着觉?曾经有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现在就觉得有多舒坦!尤其是那些之前就认识林巧枝的。
譬如交友广泛,朋友遍地的曹越,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乐得一拍大腿,就去找朋友喝酒庆祝,找的多还都是认识林巧枝的。曹越配着酒菜,兴致盎然地把事一讲,而后大笑两声:“哈哈林工这是要大杀四方的兆头啊!”
“林工这势头是真的猛,咱们沾沾她的真火,指不定现在手头的困难,都能给攻破喽。”
“可别指不定了,曹工不就是?去红旗厂狗贼一样请林巧枝吃了顿饭,还跟人交了朋友,分明认都不认识!!他丫的就跑去请人吃饭。”听说后来写信交流,林工还帮忙解决了两个问题,曹越他们厂现在技术革新,尝试着新做的国产车质量提升一大截,成本还比之前低了!“来来来,再搞点,花生米也再上一盘…“众人羡慕嫉妒恨中作乐,好歹也得从曹越身上,嬉点羊毛。
聊着聊着,话题又不可避免回到技术上。
提到林巧枝这次的战绩,尤其是其中技术细节,不免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高潮。
曹越等高工,从技术的角度看过去,组织或者当地部门,在过保之后,仍旧选择同意西方的高价维修方案,和蛮横的维修条款的时候,尤其是明知有问题的前提下,就算还没有完全断绝希望,也大概率是真的彻底推进不下去了。都是自家人,咱妈穷不穷,兜里有几个钢蹦儿,大家心里也是有数的。这样腆着脸申请大笔资金的,已经不需要讨论难度不难度了,通常都是穷尽了办法的。
老实讲,他们虽然没有被请去,但其实也没有什么把握和信心。而林巧枝能在这样一片灰暗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将这个阵地扫荡干净了,将已经咬牙舍得一身剐的三线单位抢救回来,众人对林巧枝的评价,必然是水涨船高。
相比这些人的欣喜和扬眉吐气。
有人就是喜忧参半了。
正是江南造船厂的计剑锋。
“你说说你,平时没事的时候,你倒是积极。“徐世秦老爷子拿着扇子气地直冲他点,“我好不容易开一次口,让你挖个人,办这点事磨磨蹭蹭就算了,现在还来搪塞这一套!”
计剑锋陪着笑,不敢靠近,余光窥着那把扇子,总感觉要往自己头上敲过来。
“老师、老师您消消气。"他小心躲过那把扇子的攻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