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一生两世之错落西厢> 第三十话 初识佳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话 初识佳人(1 / 2)

更新时间:2013-03-15

蒲州的冬天颇有凉意,虽然在我意料之中。但冰天雪地的感觉真心不舒服啊。围着炉子抱着汤婆子我还是冷的直打哆嗦,难怪二十一世纪的新闻总是没事就有一句“全球变暖”,相差不过几百年,怎么就能冷呢?比起我所生存的帝都最冷的时候怕是也就和现在差不多,等到三九的时候,我真的怀疑会冷到冰城的零下二十度以下。

生活在这个年代,最不适应的就是一切计时方法都回归到了最基本的状态。二十四节气什么什么的,对我而言真的是非常陌生。九年制基本教育好像没学过吧?高中似乎也没学过吧,大学?我又不是学民俗学历史的,怎么可能知道?现在后悔有电脑的时候怎么没好好的百度一把,最起码也不会现在和冰棍一样吧。

“小应,你穿上棉袍和我出去一趟。”正当我把一口热乎乎的米团放进嘴里的时候,崔大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一听说要出去,我当即垮了。

“不要吧,这么冷。我不要出去的说。”当即脸一皱,挤出包子嘴。

“哎哟,这次你一定要跟我去的。去见见你的表舅母和表妹、表弟。我刚接到消息,她们已经到普救寺住下了。这天寒地冻的时节,住在寺里算什么事情。咱们娘俩去把她们接来家里住吧。”看看崔大娘的一身严严实实的打扮,我知道这趟是必须去了。表舅母,这关系就跟七大姑八大姨一样,不知道远到了哪一支子的。不过话说在这个多子多福的年代,亲舅母估计都一箩筐的,这崔大娘急哄哄的去接一个“表舅母”还真的让我对这关系产生了好奇。把手上的米团全部填到嘴里,穿起厚重的棉衣就跟着崔大娘往外走去。

“娘,这个表舅母怎么这个时节到了蒲州啊。这么天寒地冻的她们要去哪里啊?”门口已经停了一辆骡车,普救寺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坐个骡车很快就能到,当然前提是在这冰天雪地的路上不翻车。

老把式熟练的赶着骡子伴随着“吱哟吱哟”的轮轴声,不安分的我挑起棉帘子看窗外的景色,真是一片寒意啊。虽然是官道但是看不到个人影子,因为太冷就连野兔子都看不到毛一根。没有暖宝宝,只能揣着炭火暖子还要小心烫伤。坐上车,崔大娘就一直絮叨着关于“表舅母”的事情。

表舅母娘家姓郑,是荥阳郑氏宗族的一个不起眼的存在。嫁给了清河崔氏——就是崔大娘的本家宗族里另一个不起眼的存在。虽然都是本宗族里不起眼的存在,但是也是两宗族联姻。毕竟郑家和崔家是有名的“五姓七望”士族。而崔家这个不起眼的存在后来还当了永年县的小领导。只不过短命了一点,已经三鞠躬下台谢幕了。只留下传说中的“孤儿寡母”,这崔家表舅母就是带着孩子从永年进长安城投靠亲戚。结果竟然一进蒲州,表舅母就生病了,进而住到了就近的普救寺。我非常怀疑是扶棺而行,所以才住在寺庙。说起崔大娘和崔表舅的关系就是当年崔大娘为了爱情私奔的时候,还是崔表舅塞了点压岁钱、打开了“狗洞”的门,放走了崔大娘和崔大伯,造就了一段恩恩爱爱的故事,好看的小说:。所以一听说弟妹到了蒲州境界,崔大娘自然一定要尽地主之谊。

崔大娘是个很感性的人,说起这段往事也是抹泪又抽泣。我在一边听得也是唏嘘感叹。原来自由恋爱从古至今都是传说中的事,原来就算门当户对也要弄一个私奔才能搞定。这也不由得让我对即将见面的人有些好奇,不知怎么的总是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这些内容以前听过。但是又一时想不起哪里听过。

骡车终于过了午饭的时候晃到了普救寺。早间吃的那点东西压根没什么热量,一路的小风吹着、小车晃悠着,到了普救寺山门的时候,我已经饿的前心贴后背了。不等车停稳了,没等下车凳子放好,我就已经跳下了车,然后扶着崔大娘下了车。看到山门处站着一个伶仃的小姑娘。一袭玫红的棉斗篷,看不清面貌。崔大娘给了车把式喝茶的香火钱就嘱咐他跟着庙里的小沙弥去休息了。然后拉着我就走向了那个正在张望的小姑娘。

“你可是莺莺?”崔大娘看到小姑娘,迟疑的问着。

“回夫人的话,我是崔家的丫鬟红儿。您一定是夫人苦盼的崔夫人。小奴有礼了。”娉婷的小女子,清脆的声音,当即我对这个小姑娘有了好感。可是崔大娘嘴里的“莺莺”还有这自称“红儿”的丫鬟,怎么让我如此的熟悉呢。

“夫人昨天给您送去信之后,今天一早就让我在这边等您。夫人说您见到信一定会尽快赶来的。这位姑娘是崔家小姐吧,红儿见过崔家小姐。”小丫鬟很伶俐,看着崔大娘拉着我的手,就知道了关系。轻轻的福身又行一礼,我也摆架子的微微一颌首。

在红儿的带领下,也没有去普救寺的正殿上柱香,就一路到了一个跨院,一抬头看到垂花门上“梨花深院”四个字。跨过虚掩的院门,就听到红儿清脆的声音响起:“夫人,崔家娘子和小娘子到了。”

“嫂子,我来了。”崔大娘看到堂屋的帘子一掀起,就放开我的手急切的走了过去。而那边的人尚未露面就先有了哭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