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3-03
盛唐时代有大量的胡人在长安居住、经商,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是没想到,蒲州这个地方竟然也有。新世纪的我在生活中基本上随处可见外国人,反而对胡人的长相没什么稀奇了。目前我最想知道的是他手里都还有什么新鲜玩意。
存在于这个时代,最让我难以忍受的已经不是没有抽水马桶了,而是没有让人热泪盈眶的美食!
鹅肝?没有!大闸蟹?没有!鱼子酱?没有!要什么没什么的贫乏年代!
把玉记粥铺要推出新品的大布条挂出去之后,凑热闹吃新鲜的人还真多。在本着限量赠送卤鸡蛋,每天只卖十碗的超限量供应。愣是把官家的人惹来了。这不是什么好事!
亏了崔大娘人面熟,让郭三哥郭三嫂子去官府内宅给老爷和夫人做了一顿早饭。这事才算了。从来都是小鬼难缠,但是这个蒲州却有意思,搞定了官老爷,小鬼也都笑嘻嘻的。没拿到好处也愿意笑,实在少见。
现在我在实验的是煎鸡蛋,目前本地只会炒鸡蛋。鸡蛋还算不是稀罕物件。家里养几只老母鸡,每天都有几个鸡蛋可以拿到。再加上酱油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调味品,这也是我非常庆幸的一点。还有酱油。当然这个也不能算酱油,酱油这个词是从鬼子那里传进来的,诗经中的叫醓醢,贾思淼的《齐民要术》记载的是豆酱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能了解的这么清楚,完全是因为我是一个吃货!跟别人打赌酱油是中国老祖宗的杰作,结果输了一公斤进口车厘子。酱油这两字连作一词始于日本!问候鬼子他妹妹!
想来在新世纪,有各种小模具,可以套出很多样式的鸡蛋,心形啊,五角形啊。然后用切鸡蛋的钢丝刀一划,就变成一片一片的,非常适合佐餐。看着养眼,吃着利口。现在没工具,用这种只在农村才见过的大口锅,煎一个鸡蛋,实在是有难度。只能用筷子翻个煎鸡蛋了。用惯了各种不锈钢的工具,返璞归真是真心难啊。果然,煎鸡蛋没成功,蛋黄全部溢了出来,和摊鸡蛋饼没什么区别了。
“莺儿,你看什么呢?都站了半晌没动地了。”郭家大嫂摇摇摆摆的走了进来,郭家大嫂身体不好,一家人也都不让她干重活,就是在厨房帮着郭大娘打打下手。
“大嫂子,这好看吗?”颤悠悠的用筷子夹起完全没了形状的荷包蛋,我面无表情的问着。
“哎哟,你这是做什么呢?你要是想吃蛋饼,说一下就好了啊。别的不会,做个蛋饼,我还是能做的啊。”郭家大嫂,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其实我是觉得自己太失败了!原来用惯了各种辅助工具能做出各种美食,现在没有了工具,我竟然形同废物!
看着郭家大嫂,手脚麻利的在碗里打进两个鸡蛋,搅进去一点葱花,点了一点点盐,再加一把面,一勺猪肉下锅“蒸”,三下五除二就端给我一碗“蛋饼”。说实在的,这是鸡蛋糕!不是炒鸡蛋!问题是我不是要吃蛋饼啊……郭家大嫂,你们真的是在养猪,而不是养人。不过金灿灿的蛋饼确实看着有食欲。
蒲州城里有大酒楼,不过吃的多数都是花酒,。人家卖点不是饭菜,是姑娘们。如果玉记粥铺和崔家酒庄想从餐饮上赚钱,就要做精,做细。那就是私房菜!但是这就有个问题,很严重的问题,消费能力确定消费水平。蒲州城有钱人不少,也有名门望族的支系生活在这里。但是谁没事天天出去吃饭啊?在新世纪,不是公款吃喝,谁天天跑出来吃燕鲍翅和精品私房菜啊?那玩意吃的就是个面子事,真能好吃到哪里去?当然不排除确实有些私房菜真的是物美价廉。但是多数人均消费过五百人民币的都是伺候公款大爷的。
看来还是要走平易近人的新奇路线。在菜谱上下功夫,类似城里比较有派头的酒楼,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价格自然不菲。还有一家打着牌子就是御用厨师后代掌勺,谁知道真的假的,更何况谁知道是不是本朝的,搞不好还是隋炀帝某位小妾妃子的小厨房烧柴的伙计呢。嗯,不对,那个应该是没后代的太监吧。
摒除脑子的胡思乱想,拿着筷子闭着眼吃了一口郭大嫂子做的蛋饼,嗯,不错!比我想的好吃很多嘛。味道竟然相当的好。而且比郭大娘做的好吃呢。
“大嫂子,你做菜好好吃哦!从来没吃过,今天第一次发现你做的真的好味道啊。”
“我身体不好,总是头晕,生了大妞之后,倦乏的更厉害了。有次差点摔进灶里。爹娘心疼我就只让我做些不累的活。我想帮忙也没气力。就连大妞和虎子都是靠爹娘拉扯的。”郭家大嫂干起活来很利落,只是单薄的身体确实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又听她说:“我爹娘活在世的时候,给王爷做厨用。只是我那个不成材的哥哥,把爹娘攒下的房子都堵光了。爹娘气的一病不起,也亏了当年你大哥在逃难的路上救了我一把。”
哎哟喂,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原来家里还有一个会做饭的。我一边吃着一边问:
“那想必有很多的秘诀,你都知道了?”
“知道有什么用,自己没亲手做过。都是爹在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