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之后,居然连城外都有列队恭迎之百姓,虽是远不如城内密集,但淅淅沥沥的,却是出城十里,一直都有。
路过的商贾,道庞的小贩,甚至是附近农村的庄稼人,看热闹地看一下,问一句这是干啥呢,然后就会自发地加入其中,一并站在道路两旁,等上不知多长时间,就为了等赵光美的仪仗和排场路过的时候看一眼,行个礼。
也不知是谁说的,说赵光美这次回开封之后,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来洛阳了,所以这一次如果不拜的话以后可能就拜不着了。
三里,五里,十里,二十里,三十里,走到三十里的时候赵光美自己都率先头皮发麻了。
这是什么情况啊,难道我是死了么?这是回魂呢不成?
三十里啊,居然还有人在相送,这也太吓人了啊。
而且这般的整法,他也没法快马加鞭了,只得是坐回了自己的马车,也不掀开帘子,就这么在护卫的保护下慢慢地往开封走。
结果就是,赵光美硬是走出去五十里后,这路上相送的百姓才明显见少,一路上一直走到了颍川,陆陆续续收到消息的百姓居然都还他娘的有。
因为颍川实际上已经是契丹人和辽国汉人的经济特区么,到了颍川一代的时候居然还有许多的辽人,甚至是辽人中的契丹人在夹道相送。
甚至还有那放声大哭的。
好像他在这些辽人中比汉人中还受欢迎似的。
本来,他听说萧绰现在在颍川,还想去看看儿子的,毕竟他跟萧绰这个关系别别扭扭的,两口子又都那么忙,萧绰还死活都不让他单独见孩子,怕他把孩子给抱走,以至于他那个儿子几个月都不见得能见上一回。
现在,这还见个屁了啊,前边指不定还有多少人在等着呢。
事实上一直到开封城的城门口,这样的送行队伍居然都没停过,而且很显然的,越是接近开封,夹道欢迎他的反而就越是多了起来。
赵匡胤本人也是在城头上一边喝酒一边瞅着赵光美进城,见状,不由得也是苦笑着道:“老子之前直接从皇帝的位置上退下来,也没这待遇啊,这老三,还真是甚得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