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收复燕云。
但,也只是口号而已了,谁要真说打,马上各种厌战的情绪就全来了,各种不能打。
毕竟留着这个敌人,大家可以跟这个敌人做生意,商行赚钱股东们也都是分红的,总体来说对将士们是能分到好处的,而如果灭了大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那搞不好他们就全都要下岗找工作了。
西北战局,驻京禁军只是轮替制,但至多只派了两万禁军,其实就已经打得那些色目人丢盔卸甲了,现如今高昌回鹘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是大宋的自古以来了。
南越和大理加一块,总共也就动用了两万多的禁军在轮替。
剩下一个一直留着没收的南唐,五千禁军就能吓得他们比兔子都乖,据说李重进在金陵现在耀武扬威跟太上皇一样,已经竭尽所能的在挑衅南唐朝廷了,天天睡李煜的小周后,南唐那边也不敢反抗一下。
那他娘的大宋养这么多军队,除了防备大辽还能是为什么?
开城和洛阳的那么多军工厂,每年生产那么多的武器,火药,不都是为了防备大辽的么?
可不能真打啊,万一把燕云收复灭了大辽,这武器生产出来卖给谁啊。
无形中,却是反而形成了“百万劳工衣食所系”,这样的无解之局。
这还打个屁的大辽,收个屁的燕云啊,至少短期之内绝不可能,否则搞不好那帮已经有了自己思想的军队,都敢故意给你打输!
反倒是以前大家都当笑话一样的,和平统一,现在在大宋内部很有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此事的可行性了。
燕云内部,不管是辽人,述律部的人,还是汉人,回归的民意都还挺强的,已经有不少人是自带干粮的带路党,日日夜夜的在南望王师了。
“军队发展成这个样子,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跟老三聊过,老三说,他此前也是没想到的,这么多的军队,肯定是要逐渐裁撤,精简,但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我大宋除了大辽之外,也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对手,新的战场。”
韩令坤皱眉道:“哪还有对手了呢?吐蕃么?且不说那破地方要了干嘛,就现在吐蕃的这个死样子,打起来,真的会比大理更难么?让鲁王殿下随便派一支边军去打,应该也能赢吧。”
赵匡胤笑着道:“吐蕃,高昌,色目人,这些地方是肯定要打的,我下来之后,薛居正肯定压制不住禁军,他们早就想打了,也早就想重建西域大都护府了,这都是不必说的,不过说实在的,这陆地上的对手,打得再远一些,能有多少收益?反倒是这大海之上,如今看来,实在广袤。”
众将士纷纷点头,他们现在都是商行的股东,当然知道钱在哪里。
这几年的时间里,色目人的航海术基本已经全部被大宋收入囊中,无数的色目人现在都已经加入了商行,各个贸易路线都已经成熟了。
甚至就连美洲,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带回来了不少的新作物,只是目前还没有发展出成熟的贸易路线而已。
自然,大宋十分迫切的需要一支能够远航的海军来保卫贸易利益了么。
“所以啊,退下来之后,我打算在两司之中选择会水的精锐,进一步的扩建水师,为我大宋的商贸保驾护航,这件事,只能是我来做,皇帝我虽然不愿意当,但是从无到有,组建一支海军,我的兴趣还是很大的。”
众人忍不住一愣。
大家本以为,赵匡胤急着要退休,是为了搞一些荒淫无道的事情,比如组建个球队专门打马球之类的。
怎么闹了半天还是正事儿?
如果只是为了当海军的都指挥使的话……为什么要退位?
这件事他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一样干啊,而且干得更好啊。
不过大家毕竟都是人老成精,眼珠微微一转,倒是也想到了一些东西,张令铎想了想到:“大哥,海军之事,与陆军不同,要更分散得多,一支舰队出去一趟,回来一趟,可能要好几个月,就算是打仗,也必然是商业利益驱动,不赚钱的仗,是万万不能打的,对吧?”
赵匡胤点头道:“这是自然。”
“那这支军队拆出来……他到底是大宋的军队,还是商行的军队?是听枢密院的,还是听董事会的?”
赵匡胤淡定地道:“这不废话么,这要是朝廷的军队,我岂不成了都指挥使了?我皇帝都不当了,再让莪当都指挥使?这像话么?再说就像你说的,这海军啊,真的是不太适合归朝廷管的,既然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商贸,打仗也是为了赚钱,那自然是归董事会了,怎么,我不是商行的董事?我不能参加股东大会?”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有,还一个个的都主动请缨,说大哥你要是想在商行搞军队,大家都会很乐意重新出山,给你当个小指挥使啥的。
心中却是了然,大哥到底是大哥,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是省油的灯。
说白了,赵匡胤现在就是看出来了,商行在大宋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搞了这么个储君制,不搞家天下之后,皇帝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但是他当皇帝的时候,赵光美也确实是没有让商行染指军权的意思。
所以这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