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家兄宋太祖>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2 / 3)

,更没能对朝廷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态造成太大的破坏。

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毕竟即使是以唐太宗之贤明,也出过太子造反之事。

说实在的,赵匡胤如果泉下有知,固然会对未来大宋的怂,而且怂得那么快所感到惊讶,但如果仅仅只以稳定二字来看,却是又一定会足以让他感到欣慰的。

而且,后来的明清两朝其实也是因为吸收了大量的宋智,相对在内部稳定方面,一样比之前的一千年强出了许多。

只是这样的结果,对于赵光美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来说,无疑还是不满意的,况且现在被他改造过了的这个大宋,恐怕还真未必会有这个待遇了。

因为这种稳定,很大一部分原因还真是通过阉割武将,武夫给阉割出来的,因为朝廷,政治,社会的主导者逐渐从武人变成了文官,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稳定。

况且即便是文官集团的稳定也不是没有代价,因为每一代君王在继位之后都会让渡一定的权力给下边的文官,文官集团也总会十分默契的在新旧交替之际抱团,稍稍蚕食一部分君权,所以文官朝廷虽然稳定,但却也必须要面对君王的权力一代比一代小的无奈现实。

宋徽宗倒是尝试着把权柄重新收回过,结果么……很难说靖康之耻和他的收权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那么,难道这宫廷政变,军事政变,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么?

当然不是,事实上现代政治中那些比较成熟的政治体都已经不会再出现军事政变这种事了,而古代政治和现代政治,其实是有明显分界线的。

1938年,墨西哥的塞迪略将军率兵发动政变,这在墨西哥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1938年的这一次却不同,因为这一年,工人们自发的武装起来,开始保卫他们的总统,第二年塞迪略便兵败身死,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居然是这个有事儿没事儿就政变的国家中,最后一个政变者。

从此之后,这个曾经多灾多难的国家即便在六七十年代那种,拉美平均一个月政变三次的特殊时代中,也始终维持了政权的平稳,没有发生过哪怕一起军事政变。

要知道,这个国家在独立的一百年里,可是发生了足足一千次的军事政变的,这个数据甚至还要在唐末五代之上的。

是什么,让墨西哥结束五代十国的?他们的军队似乎并没有被阉割啊。

军事政变,并不是朝廷的宿命,真正能够有效的约束军队的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分权制度,更不是文官对武将的粗暴压制,而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更准确的说,是老百姓的政治参与度。

非洲大区之所以容易政变,是因为政治参与度实在太低,有时候一次军事政变只需要十几个人就能完成。

因为朝廷存续与否,总统是谁,跟国家的底层民众,基层官员,甚至是中层官员、军官无关。

爱谁谁,谁当皇帝,俺们都是打工的命。

就好像唐朝时的宫廷政变一样,反正都是你们老李家的人,杀来杀去的跟我们这些当兵的有啥关系,谁在这场养蛊大赛中活下来,谁就是大家的万岁爷。

跟底下那些官吏,那就更没关系了。

老百姓?老百姓都不关心这个。

这也就是儒家思想确实是洗脑,使得汉虽然一直政变但好歹一直是在外戚和皇帝之间轮替,唐是在李家家族之内轮替,轮来轮去的好歹也是轮出来了这么两个相对存续时间长一点的政权。

否则其实跟非洲大区拉美大区哪有什么区别?平均的政变次数也是十几年一次。

说白了这就叫寡头政治,既,影响国家最高权力的,只有极少极少部分人,权力的交接只不过是极少数统治阶级内部的游戏,极少数的人在权力运作体系中拥有决断权,政治跟平民百姓,尤其是基层官吏之间没有关系。

许多所谓的民选朝廷也是如此,因为老百姓连投票率都不高,看似是拥有了政治权力,但其实需要投的这俩人他都不认识,政治参与率其实是极低,他们五年或是四年就只参与那么一下,参与完了也就完了,而且候选人就那么几个,玩着玩着就很容易的稀里糊涂的又重新给玩成寡头政治去了。

归根结底,任何的政治体制中,民众的政治参与度越高,政治就越稳定,军事政变的难度就越大,就像1938年墨西哥的武装工人保卫总统府一样,一个高民众政治参与度的国家里,你要政变,面对的对手就并不只是最高权力的保镖护卫队,而是整个国家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所最终汇聚成的,真·国家意志了。

这个国家意志,也不再是独裁君主的个人意志了。

政治参与度,并不在于选举,至少是不在于每次换届的那一下,更重要的是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了,尤其是地方朝廷,基层官员,胥吏,和上面,和下面,都要有一个常年不会关闭的政治联系。

事实上赵光美穿越过来之前,他的祖国的民众其实政治参与度是很高的,只是绝大多数民众只知道选票,再加上常年受到西方主流观点洗脑,所以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政治参与度高罢了。

理想状态下,应该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基层官吏,基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