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大城市打包卖给随行的,包括那些商行股东在内的商贾们了。
南汉的造船厂,陶瓷厂,海贸商行,大理的马厂,银矿,茶园,以及七城内城的商业区地皮,各种产业,统统卖掉。
只要你敢买,我朝廷就敢卖。
甚至你缺钱的话钱行还能给你贷款。
换言之,几个大商贾,或是商行的大股东,分公司之流,完全可以一稍微合计一下,十几个人就能把七大城之一,比如泉州城给买下来,从此自己做此地真正的贵族。
而那些提前预定了这些产业的商贾,自然便是随军的监军了。
枢密院派下来的兵马都监,负责的是联络工作,协调工作,真正用于约束部队行为的,却是那些商贾。
这些商贾管不了如何打仗,但是本质上,这已经拍出去的七城和两国重要资产,已经是你们这些商贾的资产了么。
除了两国的国库是赵匡胤的,其余的,都已经不是朝廷的了。
所以你们这些监军是干嘛的?是去约束军队,保护你们自己的资产的啊!
至于说,为什么商贾能够约束得了军队,那就各凭本事了,撒钱也好,走人脉关系也好,甚至是你给那些兵丁画饼也好,你要是没这个能耐,你也别接这个活儿,别干这个买卖。
楚昭辅都惊呆了:“这……这难道是要给你们这些商贾,裂土封王不成?哪有这个道理?若是这些商贾联合起来,岂不是还要架空朝廷了?”
闻言,反倒是他的夫人琢磨了一下道:“这肯定是殿下的主意,这一招……虽然确实是胆大妄为,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有什么道理?”
“南汉,大理,距开封路途遥远,即使是快马加鞭,六百里加急,要给朝廷送封信也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更别说是互通有无了,出点什么事儿,恐怕都要鞭长莫及,更别说,那边的到处都是山地,山地里多是蛮夷,各路土司各有权柄,与我汉人文化、语言大有不同,却又凶悍勇猛,不服王化了,这两处地方,就是打下来,要统治恐怕也是极难,即使是以汉唐的强悍,打这两处地方,也至多只能是使其半自治的。”
闻言,楚昭辅倒是也认同地点了点头,事实上他比自家老婆知道的肯定更清楚,他是赵匡胤的幕僚出身,对赵匡胤也最是了解,说实在的,这两处地方如果不是潘美和鲁王自作主张,恐怕赵匡胤这个官家压根都不会同意打的。
这俩地方事实上已经是古代封建王朝直辖统治的极限了,甚至几乎不可能直接统治,必然是要建立类似于节度使,或是大都护府之类的部门的。
而赵匡胤这个人,虽然是武夫出身,但跟历代皇帝最大的区别就是从不好大喜功,军人出身的他也最明白军人的苦,打大理、南汉这种地方,在他眼里恐怕是殊无必要的。
汉武帝若是不伐南越,也不会有轮台罪己诏,晚唐若不是想不开非得跟南诏死磕,也不一定就会那么快的崩溃。这两块地方虽然曾经短暂的分别属于强汉盛唐,但其实自始至终对朝廷来说都是负资产啊。
负资产么,白给老赵,老赵恐怕都不想要。
莫不如让他们做个藩属,岁岁称臣,年年纳贡,大家都开心,士兵也不用去跋山涉水,朝廷也不用处理那些永远都处理不完的土司叛乱。
要知道,在古代,这种近乎于进了热带地区的地方是不产粮食的,因为热带地区每年降雨太多,土地里的营养都被雨水带走了,所以这种地方种植粮食作物的话产量并不高,事实上即使是二十一世纪,非洲、南美、东南亚那些地方也没几个能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所以这在古代,不就是纯累赘么。
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在官家眼里都是鸡肋,所以,官家才会同意如此离谱的“卖国招标”吧?
而且仔细想来,这些个商贾们很来就出自于朝廷,与开封,与商行,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甚至有些干脆就是商行分行,就算是到时候这两国权柄都在那些商贾手里,这些商贾也绝无闹独立,闹割据的道理。
好像……还真他娘的比交给某个节度使更好一些?
想了想,楚昭辅摇头道:“不对,还是不对,如此,岂不助长了兵户的贪婪之心?此策……此策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啊,将来若是咱们跟契丹打,乃至于一路往西边打,都可以用此法啊,如此一来,远征,也就不再是花费糜巨了啊,这,这不打起来没完了么。”
倒是他们的儿子道:“我倒是觉得,殿下此策尤为高明,毕竟自古以来,开疆扩土,和好大喜功本就难以区别,我大宋如今如此强盛,正应该开疆扩土,开万世之太平,我以为,只要朝廷的战争招标所得,足以覆盖战争的成本,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穷兵黩武,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我大宋从此远征也不再是难事,给吾等商贾,也有了一个实际上裂土封侯,为国戍边的机会,爹,这是双赢的好事啊!”
当然,其实这么玩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那就是大宋的军力足够强盛,对周边国家拥有碾压优势,每一次外出打仗花费的成本都不太高,这样才能通过后续收益补充上。
“而且孩儿以为,枢密院牵头,商行股东做骨肉,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