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也对这次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连篇报道,一些报社更是组织了名牌记者前往外东北,想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而作为国社政府的领袖,收复失地的功勋也给严绍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其声望甚至要比在欧洲战场上得到了胜利还要高。
毕竟远征军无论在欧洲打的再怎么好,那都是欧洲人的仗,最多也就是赢回来了几块鸟不拉屎的荒地。可是外东北却不同,那可是失地啊,尽管和中东地区相比,外东北的环境似乎并没有好上多少,但是对于过去一直都忍受着割地赔款屈辱的国人们来说,收复失地远远要比战场上赢得胜利要高,尽管,这也是一种胜利…
而与国内的欢腾不同,国外媒体则显得要冷静了许多。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机,收复了几十年前俄国人从他们手中抢走的领土。而因为苏俄的关系,各国却根本无法对其予以任何指责,因为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充斥着布尔什维克的政党,是全世界的敌人………不过有一点我们需要庆幸,那就是随着中国人对北部的俄国采取军事行动,各国在亚洲南部的利益将会得到保障,因为在得罪了俄国人之后,中国将再也没有余力对各国在南方的殖民地采取行动,除非他想要同时与全世界为敌。”
“无论最终统治俄国的是布尔什维克为主导的苏俄,亦或者是其他政府,在中国对外东北采取军事行动后,两个国家都将陷入深深的纠葛当中………作为俄国在远东唯一的不冻港,其对俄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在外蒙古所存在的力量,也能对横贯整个西伯利亚的铁路线造成威胁,只需要从中拦截,便可以将整个西伯利亚一分为二…”
“所以无论最终继承俄国的会是谁,他都会对中国采取一系列的行动,而同样,已经强盛起来的中国也将会对这种行动采取回击,两个国家将会深深的纠缠在一起,在也没有余力对各国位于东南亚的殖民地造成威胁………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不是吗?”
(严格来说,海参崴并不属于不冻港,因为每年冬天海参崴有2-3个月的结冰期。不过由于冰层较薄,借助破冰船,港口里的船只可以轻易出海,因此也可以认为海参崴是一年四季通航的不冻港。俄国人当初占领海参崴后,之所以又要设法占据旅顺港,就是因为旅顺是条件更好的真正的不冻港,而且地理位置极佳。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渤海湾。)
这篇由英国《日报》发表的文章,很快便传遍了英国。
就如文章上所说的一样,尽管对中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十分恼怒。但是无论是英国、法国亦或者是美国,其实在经过一些简单的分析后都安心了不少。
一个强盛的中国,对列强在远东的利益绝对是种威胁,毕竟每个强国都需要对外界扩张,并以此来获取利益。
英国为什么会成为最强的国家,就因为他殖民地最多,美国为什么要推出所谓的‘威尔逊十四条’。就因为他们不满英国独自占据着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及贸易…
眼下世界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所剩下的除了欧美列强之外,就只有南美的那些国家。亦或者是像伊朗、泰国这样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
如今中国崛起了,想要从外部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可问题是从地图上看。他能找得到的资源都是已经有主的了。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也只能走上类似于德国的道路,也就是打破原有的世界平衡…
当然,中国的动作或许不会像德国那么夸张,毕竟中国与欧美列强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彼此根本无法造成直接的威胁,最多也就是夺取其在远东的几块殖民地罢了。
但对这些傲慢的白人来说,不要说是几块了,即便是一块也是不能容许的。
只是在欧战当中。英法这些国家损失惨重,而中国呢?尽管也在战争中派了一支远征军到欧洲去。可是这点损失和中国在战争中所得到的利益相比却根本不值得一提…
到了如今,即便中国想对英法两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做些什么,元气大伤的两国恐怕也无法制止。这里法国的态度相对要轻松些,毕竟越南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殖民地,但是英国却不同,无论是‘香港’、‘缅甸’、‘印度’、亦或者是‘马来西亚’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他在亚洲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战争还没结束呢,伦敦那边的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其如何在战后对中国进行遏制。
眼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法国、美国这样利益攸关过结为同盟,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另外日本那边,考虑到中日两国之间的世仇,英日同盟似乎也可以再拿出来用用…
只是还没等英国出招,中国居然就已经对外东北采取了行动。这在让英国恼怒的同时,也莫名的心安了。毕竟中国对外东北采取行动,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其对英国在东南亚的利益是安全的。
中国在对外策略中所选择的是北进,而非南下…
而考虑到海参崴对俄国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对西伯利亚的威胁,无论未来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