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那年花开1981> 第875章 拖後腿的本事(卡文,请假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5章 拖後腿的本事(卡文,请假一更)(1 / 2)

第875章 拖后腿的本事(卡文,请假一更)

陆知章感觉自己的喉咙快冒烟了。

任谁一个人对着十几争吵,从上午吵到下午,都会嗓子冒烟。

「这次去日笨实地考察,是我们一分厂主导的引进项目,一共九个人的考察名额,竟然只给我们三个,这根本不现实...:

「怎麽不现实啊!你们一分厂的级别只是处级,按理说分配一个名额就超额了,现在给你们两个还嫌少?小陆,做人可不要不知足?」

「什麽叫不知足啊!我们要请两位机械行业的专家同行的,那除了他们之外,就剩下一个名额了,那你说让谁去?」

「那肯定是你去呀!你是一厂之长,们也没不让你去不是?」

「那李野呢?这个项目的引进资金可是李野想办法拉来的,不让他去?合适吗?」

「那就让李野去..:

「小陆这我就得说你们两句了,咱们厂从五几年就开始造汽车了,在座的哪一个不是汽车方面的专家?现在你们竟然花钱请外人来帮忙,简直就是笑话::

T

力陆知章好悬没有一口脏话喷在对方的脸上。

【就你这个整天开会喝茶,连图纸都看不明白的人,也好意思自称专家?】

这一次去日笨考察那款微型车,李野是请了赵教授和他的一位得意弟子一起去的。

虽然说让一位刚毕业的博士生看看对方的图纸,就可以把「这个产品用什麽加工设备丶用什麽工艺」说的头头是道但具体哪家工厂有这种工艺水平,哪个研究所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能力,就不是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了。

再说咱不能总是引进别人的二流技术吧?咱得研究自己的发动机丶变速箱丶

电气制造技术吧?

内地汽车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才拥有了一流的发动机研发能力,靠的是什麽呢?

当然是源源不断的人才。

而赵教授徒子徒孙遍天下,对于内地机械行业的具体能力又如数家珍,跟他搞好了关系,还愁挖墙脚挖错了方向,挖到臭水沟里去吗?

「要我说啊,整天干部年轻化干部年轻化,可年轻人没得经验啊!李野和小陆都太年轻了,还得有人给他们随时把关才行...:,

司「小陆,小陆?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陆知章咽了口唾沫,感觉嗓子滋啦滋啦的疼,很难受。

但是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更难受。

这一次一分厂准备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完完全全就是「自筹资金」「自我发展」的模式,但是等到了去海外考察的时候,总厂却非要掺和一脚,派几个人一起跟着给一分厂「把把关」不可。

陆知章毫不怀疑,如果一分厂和京汽摩不是一个婆婆,这事儿都不用考虑,

该干嘛干嘛去,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这次的引进项目,上面早就有了眉目,半路上对接的京汽摩不愿意接手了,

一分厂这时候跳出来接手,堪称高风亮节,让上面非常共性。

所以在马兆先的积极运作之下,部里大力推动,很快就把这个引进项目定在了一分厂的头上,底下的人连反对的机会都没有。

要不然就凭现场这些人「拖后腿」的本事,好事儿必须要给它搅黄了。

可就是到了现在「板上钉钉」的时候,还是有人不断的跳出来闹么蛾子。

到时候大家过去考察项目,几个外行指手画脚,「这也不行丶那也不对」的,这个项目还谈的成吗?

这不是陆知章在杞人忧天,因为这个引进项目是马兆先去部里争取的,毕竟李野的级别还是暂时不够,需要马兆先来跟上面沟通丶牵头。

那麽引进成功之后,功劳自然是马兆先的。

可总厂仿五十铃的项目还没有大批量投产呢!你们一分厂又引进一个「海外先进项目」,这麽大的功劳凭什麽落在马兆先的头上?

如果马兆先风光无限了,总厂这边又拖泥带水死气沉沉,他马兆先那个副总经理的「副」字,是不是要去掉了?

不得不防,不得不防啊!

「铃铃铃~」

下班的铃声响了。

肖副主任警了陆知章一眼,缓缓的道:「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反正还有几天时间,我们回去之后都自我检讨一下,为了我们单位的团结和发展,拿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陆知章张了张嘴,但是人都起来走光了。

他忽然感到非常的疲惫。

明明一分广和总厂就是一墙之隔,明明一分广的高效管理已经摆在眼前,可这些人为什麽就不能改一改,变一变呢?

陆知章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一分厂,看到李野的车还没走,便敲门进了李野的办公室。

李野抬头看了看陆知章,笑着道:「看你的眼神,又是没有结果的一天对吧?我都跟你说了,别搭理他们,反正他们没外汇,到最后还是咱们说了算。」

「唉,我倒是想啊!可现在咱们还隶属于总厂,人家有管辖权,如果总是硬碰硬,会给马副经理带来太多麻烦的。」

陆知章叹了口气,拿起李野的水杯就咕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