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祖父写信给大舅,让他将三郎送到岳阳,得你指点学问,大舅没有不应的。”
苏二郎来岳阳府,苏七娘入明珠社。
两房人后辈的命运绑在一处,就算苏纲夫妇有私心,可为了他们唯一的嫡子,苏大太太必然会尽心尽力地教导与照顾苏七娘。
“二舅家的二郎、四郎俱是嫡出,兄弟二人里挑个资质好的来岳阳府,外祖父得暇便指点一二,素日还有小舅舅指点学问。”
苏敬斋对长子、次子、长女很是失望,在苏绾新逝的几年,一想到苏绾的事,他就不愿提及这三个儿女。
“你大舅、二舅在我来到岳阳府后,对你不管不问,当年你住在苏府,你两个舅母待你也是不冷不热,到了如今,你反倒替他们说好话。”
“原是一家子,哪能如此计较,大舅、二舅与外祖疏远,可二郎、三郎、四郎他们又有何过?他日小舅家三个儿郎成器,若是大房、二房的孙辈个个不成器,岂不是说外祖果真偏心。不患寡,而患不均。虽说教导子女乃是父母的责任,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