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71章:朱长夜看破一切!吕氏和周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朱长夜看破一切!吕氏和周家!(6 / 7)

那官吏讪讪一笑:“本官唐突了,这样,你的这些盐巴,我转运司按照四分收,日后你若还有,可以直接送到转运使来。”

这是又高于市场将近五厘钱了,足看出转运司对朱怀这批盐巴的郑重。

外门弟子点头:“好!”

那绿袍官吏一喜,直接让吏目去过称,最后交给外门弟子二十两白银,并且走之前还不忘叮嘱外门弟子,下次可以继续卖给转运司。

这些盐巴,完全可以当做贡品送给皇宫,如此珍贵的细盐,他们当然不会拿到集市上贩卖。

等外门弟子走后,那绿袍官吏对手下道:“快,别愣着了,将这批细盐送去皇宫!”

.….…….….….….

奉天殿。

入夜,快要入冬的夜晚实在难熬,现在已经夜半,朱元璋才将奏疏批阅完毕。

这些奏疏他真的是越处理越气,自从那天和朱标共同要查假账后,他又查出了好几个地方。

“好,好啊,都好的很,都不怕咱。”

“都是英雄!”

朱元璋望着那假账账簿,就仿佛是看到了那些贪官,给气笑了。

“皇爷爷。”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呼喊声。

朱元璋揉了揉有些发疼的眸子,面无表情的道:“进来吧。”

少顷。

朱允炆端着面,走了进来。

看着朱允炆,朱元璋说道:“允炆,怎么了?”

“皇爷爷,孙儿知道你操劳政务,给你送了一碗面过来,您趁热吃了。”

把面放在朱元璋面前,朱允炆继续笑道:“皇爷爷,您吃,也记得早些休息,孙儿先回了。”

朱元璋笑着点头:“好,咱孙儿懂事,这面咱喜欢,你回去后早些休息。”

朱允炆笑道:“好,皇爷爷,孙儿告退。”

朱允炆没停留太久,也没说太多余的话,因为他始终记得,娘出门前和他说过,除了孝顺的话,其他的话你不要说。

他一直谨记。

等朱允炆走后,朱元璋感叹:“这孩子….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哈哈哈!”

他笑了一声,然后把面拿起来,开始吃面。

最近这些天他时常就吃到朱允炆煮的面,一开始还挺难吃,但或许是煮着煮着习惯了,已经逐渐开始好吃起来。

他端着大碗宽面,狠狠嗦了一口。

嗯?

朱元璋脸色变了变。

这盐味儿不对呐!

朱元璋自小从农田里摸爬滚打,对百姓家的柴米油盐,比谁都要敏感。

这盐似乎少了很多杂质,吃起来口感更加顺滑!

“来人!”

朱元璋道:“这盐是怎么回事?”

“回皇爷,这是都转运盐使司从一名商人手里购置的新盐。”

说话的是朱元璋贴身太监,是陈洪。

本来老爷子是要最近把陈洪给调走,因为陈洪是朱允炆的人,而他的身边现在不需要朱允炆的人,只需要大孙的人。

但,贪官这事到来。

事情重大。

他给忙上忙下,负责照顾自己的太监若是用新的,自己还得教那新来的太监会来事儿。

得重新培养默契。

所以老爷子寻思着,等贪官这事结束,在把陈洪给调走。

此刻。

陈洪服侍朱元璋十年了,比谁都了解朱元璋的心思,此时他已经很自觉的将一小撮盐巴放在朱元璋的案牍前。

朱元璋用手捏了捏,然后放在嘴巴中,眼神渐渐涣散起来。

“好盐!”

“这冶盐工艺,让都转运盐使司给咱买回来!多少钱都行!”

“老奴遵旨!”

.….….…….….….

翌日。

天云观。

集结众多弟子努力与赶工,他们又造了两百斤细盐,接着由那位有商籍的外门弟子,继续拉着牛车去了一趟都转运盐使司。

从转运司出来,外门弟子手里足足拎了近八十两白银。

只是他刚走。

一个身穿绯红的官吏便找到转运司都事,在他耳边耳语两句,转运司都事眼眶瞪大,不免多看了外门弟子的背影。

居然能被皇上亲自点名做生意,这小子真是个幸运儿!

他不敢耽搁,急忙带着吏目追赶外门弟子。

……

外门弟子来到槐花胡同附近,与张易十等人汇合,接着一同返回天云观。

只是,张易十刚转身,身后就传来一道声音。

“咦,这不是张易十张道长吗?”

周骥快速走来,笑道:“张道长,那批盐山,可还用的满意?”

他知道自家盐山是什么垃圾,别说制盐,就是连只蚊子飞进那里面,都得摇摇头,然后扭头就走。

真的是一堆垃圾山。

张易十笑道:“挺不错的,等会我们观主,就能结清你三千两金银。”

“好,好!”周骥笑容满面。

而心里却实无比乐呵。

就那些破盐山,挺满意?你就装吧!

也就在这时,转运使司的人匆忙赶了过来,走到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