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不能指望着网友们之间的对话会形成论文的逻辑与格式吧?!那就不用网聊了,彼此之间你一篇论文我一篇论文好了,谁被刊登算谁对。”
“就这效率,还不如出去打一架呢,谁赢了听谁的。”
“哈哈哈!”
同学们顿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欢笑。
也不知道为何。
在听到李景霖的这些解释后。
同学们似乎都有所悟。
毕竟,谁在网上没遇到过“喷子”呢?
“哪怕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你也挺赞同他的想法,只是有一点细微的差别,一点不同的意见,但在网络信息这大环境,碎片内容的沟通方式之上,仍然会很容易产生完全对立。”
“是的,哪怕是近义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成为反义词。”
说到这里。
李景霖开始诉说的更加详细。
网络上那些令人费解的魔幻事件,在这样的条理下一看,会发现.
也没啥,其实必然。
“这种情况下,越是想要表达自己,在彼此产生了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也越容易去否定对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而如果都是坚持己见还好,可一旦存在了被说服的人,觉得自己睁开视野的人,那么,在这种所谓【睁开视野】的优越感,以及皈依者狂热的作祟下,往往会更加极端的单极化。”
“这也便是网络二极管的诞生。”
李景霖微微一笑。
说出的话,顿时让学生们陷入了深思。
此时,教室中异常的寂静。
“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二极管,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无意识之间成为二极管。”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网上的人都是弱智,难以沟通呢?”
“有人说是网络门槛低,有人说是教育发展低,但其实这只是片面的说法。”
说到这里。
李景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词。
【信息茧房】
【专业壁垒】
“这便是网络上喷子由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许多吵架的由来,而在汹涌的互联网信息浪潮之下,各位同学们,是很容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其中的一些言论所引导。”
李景霖的表情严肃了许多。
虽然,在场的各位只是学艺术的。
对这些知识,了解不了解是无所谓的。
但是!
作为未来最容易影响娱乐文化产业的在座同学。
这些看似不是本专业的东西,反而是更加重要的。
因为,娱乐文化,影响的,是大众的思想。
“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数据推送更是如此,所以,大家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难以以更多的视角看待同一件问题。”
“而专业壁垒,则更是冲突的主要来源。”
“在当前,所有的人,都可以尽情的对各种专业展开讨论,所以,争执,鄙视链,乃至于等大家感觉十分愚蠢的说法,都会大行其道,这并不代表网友们是弱智,而是因为专业壁垒。”
说到这里。
李景霖笑呵呵的说着。
“比方说,在讨论娱乐作品是否具备价值的情况下,各位是不是会觉得,很多粉丝们的说法十分魔幻呢?”
不少同学们点了点头。
有时候,学艺术的人,的确是有点理解不了,为什么一些人会对艺术的理解如此片面,片面到了丧失常识的地步。
但这“专业壁垒”一词,仅仅是看一眼,似乎就明白了很多事。
“就好像大家讨论历史,总会有理解分歧,那是因为,更多的人是对历史感兴趣,而并非钻研者,你总不能指望着一个学理工科的人,对历史深度问题,ZZ问题,都如数家珍吧。”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对方无脑,实则只是专业壁垒的原因。”
“所以,老师,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有位同学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这件事,自从李景霖“讲歪了”以后,便一直萦绕在脑海。
我就是一个学艺术的。
明白这些又有啥用么?
“当然有关系。”
李景霖微微眯眼。
“艺术,娱乐,这些东西,是最容易引导大众思维的东西,真想做一个对社会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艺术行业从业者,首先,你就需要修身,正身。”
“而这一切的基础,一定是要建立在你了解这些东西的前提之下,不随波逐流,不被愈发汹涌的网络信息所冲击,不去被一些夹带东西的人所影响。”
“也不成为这集体降智浪潮中的一员。”
“我宁可你们什么成果,什么作品都没有,也不愿看到你们有谁会在浪潮引导下,改变自己,最终成为一个50W。”
此言一出。
同学们顿时沉默了起来。
而短暂的沉默后。
学生们自发的鼓起掌,掌声中充满了对李景霖的尊敬。
虽然年龄相差不多。
但李景霖完全做到了“为人师表”而应该做到的一切。
教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