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918章 7纳米的曙光,南山半导体的奇怪订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8章 7纳米的曙光,南山半导体的奇怪订单(3 / 4)

“虽然扩大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很重要,但是7纳米制程的技术研究也不能落后。”

曹阳担心章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14纳米上面去,导致影响了新技术的研究。

按照他把握到的情况,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这些公司,其实都有同步展开7纳米制程技术的研究的。

到时候再一次被人家给反超了,这肯定不是曹阳希望看到的局面。

要领先,最好就是能够一直领先,这样子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南山半导体的影响力。

“这方面的研发我们一直都有在推进,目前的进度还算是可以。”

“预计明年或者后年就可以基本上确定下来,然后在新的工厂之中进行投入生产。”

芯片的迭代技术是很快的。

正常来说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芯片技术就已经升级了。

不过现在进入到了14纳米制程之后,想要不断的快速提升,难度就高了很多。

所以章京也不敢一次性的把话给说死了。

要不然到时候牛皮吹出去了,最终却是做不到,那就有点尴尬了。

毕竟7纳米制程的芯片,意味着芯片上的晶体管的尺寸大小要比14纳米小很多。

在单位面积上面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提升芯片的运算性能和能效比。

这种变化也会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集成度,从而为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设计提供了可能。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一方面是这种工艺对光刻机的要求更高了,需要重新设计对应的光刻机。

另外一方面,这种工艺的提升,对相关的材料的要求也提升了,需要产业链上的各路企业配合才行。

再有就是7纳米的工艺需要解决量子隧穿效应等各种问题。

因为当晶体管的尺寸缩小到了一定程度时,量子隧穿效应会变得非常的明显。

这会导致漏电流加大,影响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创新性的结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抑制量子隧穿效应才行。

对于这些难题,曹阳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倒也没有觉得南山半导体现在都还没有搞定,就在那边发脾气。

“南山设备和南山化学那边要是有什么配合的问题,你可以直接跟我说。”

“你确定一下整体的大日程,然后根据这个日程来倒推各个环节需要在什么时候完成。”

“比如南山设备的光刻机是不是今年之内就要生产出来,南山化学那边新款的光刻胶和其他的材料,要在什么时候研发出来也都列出来。”

“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非常重要,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

“将来我觉得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将会是成为大部分芯片使用上的主流技术。”

“或者说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已经可以满足90%的市场需求了。”

“我们到时候会至少修建四座7纳米制程的新工厂。”

曹阳这么一说,章京心中将7纳米制程芯片技术的研究的重要度又提升了一个级别。

原本还以为只是例行的技术升级换代,没想到曹阳心中居然是这么看待的。

真的要是这样子的话,那就相当于7纳米制程的技术,将来会是南山半导体最主要的产品上大量使用的技术啊。

那确实是值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想到这里,章京说道:“曹总,我回去亲自安排一下,争取明年之内就把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给搞出来。”

现在解释困难没有什么意义。

章京知道曹阳想要看到的是最终的结果。

只要结果好,一切都好说。

反过来,如果结果不好,解释的再多也只是掩饰。

……

银刚贸易是南山半导体的重要合作伙伴。

它们现在的所有业务都是跟南山系的企业密切相关。

现在已经把许多芯片等半导体元器件卖到了北极熊、东南亚等地。

氮化镓功率元器件虽然比较特别,但是银刚贸易也有涉及。

“表哥,这个月我们的业绩要爆表了,昨天刚刚接到了一个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级大单。”

胡银刚兴致勃勃的来到了羊城华强集团,找郭书银汇报银刚贸易的情况。

最近一年,由于华强北山寨机市场规模大幅度萎缩,银刚贸易在国内的业务是出现了退步的。

所以胡银刚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国外市场,目前来看效果也是不错的。

“我记得之前每个月的营业额,一般是不超过1000万美元吧?”

“这突然就来一个那么大的订单,是不是有点奇怪?”

虽然有大订单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不过涉及到海外市场,郭书银还是比较敏感的。

指不定外面就有什么坑等着自己跳进去呢。

类似的事情,这些年也算是有不少的华夏企业都中招了。

这要是元器件交付出去了,但是回款收不到,那么整个一年都要白干了。

“要说奇怪也是有点奇怪,不过倒是不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