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这冯正本也是个传奇。他原本只是个穷苦农民,为了娶上一门媳妇儿,开始是跟着凤凰商人后面小打小闹。到了今天自己领着两百多辆的车马队,穿行在松州到淮州之间的万里商道上,一年要走上两个回合。
诸鑫对这姓冯的老板也是各种感激,可让人郁闷的是,这冯老板有个跟着走商的十几岁的侄子冯宝,听说自己是从冰雪之地东洲来的,一路上老是跟在自己旁边,问这问那。
这天一早冯宝又来烦人,三两下爬上诸鑫坐的这辆药材车,挤了过来:“诸大哥,你们东洲那里下了雪,怎么会出不了门呢?不正是出去堆雪人的好时候吗?”
这让准备枕着药材眯一会儿的诸鑫十分无奈:“我都跟你说了,我是凤凰人,去东洲只是小住。”
“你昨天不是跟我说现在东洲的雪还没开始化吗?你该知道啊!”没长大的娃一门心思还挂在雪上,根本没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前面赶车的车夫听到这里哈哈大笑,替诸鑫解了围:“小冯老板,诸先生昨天不是说了吗,东洲下雪能下到一人多深,那得多冷哪,谁还出去玩雪。”
冯宝听了这个也觉得有理,又想问些别的:“那大雪盖地,不是没有吃的菜了吗?”
话音刚落,马车突然停了下来,诸鑫没有时间来回答他,而是抓住了自己放在药材中间的横刀,因为前方拦路的明显是吴军士兵。
冯正本急急忙忙来到队伍前方,说了几句,递上一包钱物,那些穿着蓝布军服的吴军士兵就笑嘻嘻的放行了,没有为难的意思。
冯宝见诸鑫面色严肃,也往前看了两眼,回过头就笑道:“诸大哥你少见多怪了,我伯母是吴王的三代亲,这些小兵不敢乱来的。”
车夫也插话:“是啊,如今这条商道也就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走了。”言语中显是带着不满。
诸鑫放下心,却也再也睡不着,干脆做起了十万个为什么,回答起冯宝的问题。
到了晚上商队在野外扎营休息,虽然已经是春天,夜里还有几分寒意,冯正本特地烧了一大锅肉汤,分给众人,冯宝求他伯父给讲个故事,其他商人也凑了过来,都想听。
诸鑫见如此热闹,也挨了过去,想看看这位大老板能讲出什么故事来。
冯正本很轻松的说起了故事,东面的村子里,有户刘姓人家要钉钉子,就带着儿子去隔壁家借锤子。隔壁家的主人爱惜自家东西,就问他,是钉木钉子还是铁钉子。借锤子的照直说,是铁钉子。那主人就回答说,真不巧,我家的锤子,这两天刚借出去。刘姓人家当时就火了,哪有这样的人,听到钉铁钉就不肯借锤子,莫非是怕把你的锤子用坏了。那姓刘的人越想越生气,转过头对儿子说,这人太小气了,走,我们回家把自己的锤子拿出来用。
大伙儿听了都是哈哈大笑,只有冯宝没听出是怎么一回事儿,问伯父不说,就转头去缠着别人问个明白。
诸鑫见跟屁虫走开,坐到冯正本旁边,跟对方打了个招呼,问到:“冯老板,我有件事儿想跟您打听下。松州地界是不是有个叫万宇森林的玄奇地方?”
冯正本想想,摇了摇头:“没有这个地名,叫某某森林的都没有。诸先生这趟去蜀洲,是去找人?”
没有得到想要答案,诸鑫也不气馁,照实回答:“其实,我是受人之托,送一件东西回去。没事儿等到了蜀洲我再找人问问。”
大客商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拿手指比划了下:“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有个玄奇的地方,确实是一大片山林。”
诸鑫见有了消息,认真起来,看着对方。
冯正本说到:“松州东面有一片山林,早年的时候,有百姓不知道情况,进去探过。短的一两天,长的三五天,最后都是昏迷着躺在林子外面。大家就称那里为酆都鬼林,都不敢去。再到后来,剑仙弟子开始在林子外围巡逻,不让普通百姓靠近,知道的人就更少。所以,我一下子都没想起来。”
听了这个传闻,诸鑫心中一喜,剑仙黄章跟自己可是有一面之缘,那看来这趟旅途并不是那么没有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