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唤起众人的荣誉感后,诸鑫让人取来粗制的沙盘,用细木条比划着,说起了当前的态势:“如今得到的消息是长安四面都已经被罗斯军控制,密不透风什么消息也传不来。现如今,我们能用力的地方就有两处,西面的德州城和东面通州到深州的后勤通道。”
“先说德州城,它在芦芽山的缺口上,静乐盆地的西面,也是西军回援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如今落入罗斯军手中,变成一块极难啃却必须啃开的硬骨头,在这里我们要帮助西军拿下德州,打开长安的西大门。”
“另一方面,罗斯军骑兵众多,后勤补给极为重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解长安之围,只能通过骚扰其补给线,等找到机会,再一举切断其补给供应。”
“至于援军下一步的动作,我和章承将军商量后觉得应该从东西两面同时入手。”说完这些,诸鑫示意章承来解释东面的情况。
章承接过细木条,神情严肃说到:“根据张曹素的消息,从通州到德州,直到九河甚至东洲境内的罗斯军后勤通道,全部都是东洲的华夏伪军控制,其中通州境内的八百公里道路,分布着三万伪军。”
“罗斯军对后勤补给极为重视,所以伪军的战斗力并不差。据张曹素说,这些伪军一打二对付高丽军不成问题,所以不能轻敌。”
张晨欣有疑问:“这一带都为敌人所控制,而且离长安不远,如果派出大部队闯进去,必然被敌人发现,变成被动的一方;而小股步军潜入虽易,获得补给较难,不能持久作战。”
章承赞许的点点头:“的确如此,按照诸大人的指示,必须派出一支不大不小的骑兵部队,进行快速攻击撤退。而我部汉军平日里就是骑马步兵,正好承担这个任务。”
祝学辉有疑问:“你们翻越女娲山区,马匹不是损失了不少吗?莫非蒲州本地能够提供战马?”
赵成钢应到:“蒲州向来产马,而且还出产一种经过驯化的大灰牛,能够背负数百公斤的货物行进。为了支持援军作战,蒲州郡从各大军民牧场,征调了一万七千匹战马以及一千头大灰牛,足够武装一支不大的骑马步兵进行骚扰作战。”
这种大灰牛是隶洲少数几种被驯化的本地生物,身长四米重达三吨,不过食量惊人,寻常人家根本养不起,仅仅在蒲州的军用牧场中繁殖了两千头,原先设计的用途是拖拽大型攻城器械,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被用上。
诸鑫见解释的差不多就下令:“那就这样定了。抚远将军章承率汉军五千人破袭通州至深州的补给线,启泽大师率武僧予以协助。东线一律按照一人两马补齐战马,另外携五百大灰牛和三月的补给,后日启程,务必要最大限度破坏敌人的补给线。张曹素也带上,他知道不少情况,可以给你提供参考”
章承、启泽行礼,大声称诺。
“张晨欣,你明日就带领红阳军前往德州蒲州交界,负责警戒工作。”
“老祝,你负责带领凤凰志愿军配合红阳军作战,不过你们奔波多时,准你们休整十五日后,再前往交界处与红阳军会合。”
“剩下的各位,就与我一起在蒲州等待山民旅换装、白登军新兵整训完成,就全军发兵德州,协助西军打开长安的西大门,以解长安之围。”
众人皆行礼应是。
其实,诸鑫此时最想趁德州地区罗斯军立足未稳,将其赶出去,但他手中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只能等待。
不过战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想当然的,八月初,由于并不知道吴国已经撤回部分军队,西军还将主力压在琅琊前线,未对东面的德州造成压力,无事可做的德州罗斯军将领,决定派遣手下的蒙古骑兵完成高丽军没有完成的任务,往蒲州方向袭来。
负责警戒的红阳军首当其冲,一个万人队的蒙古骑兵前锋,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由于进攻方式的限制,红阳军只好驻防在五个临时修建的土堡中,利用能力者较多的优势,守在关键位置,阻挡蒙古骑兵的进攻。
诸鑫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弱小的一方本来就只能灵活应对,这样被动挨打只会越来越被动,他立刻下令让丁祖率着山民旅绕行芦芽山脉,迂回到蒙古骑兵后方堵住敌军退路,同时亲率扎达营前往增援红阳军。
张晨欣此时却是十分沉稳,两日来双方的交手,已经让她清楚看到了这些同宗同祖敌人的弱点,他们仍然秉持着游射的传统,很难掌握行踪,但是这一地区草料的匮乏,以及缺乏强有力的攻城能力,使其渴望得到补给而又无计可施。
她与祝学辉商议,要设计围歼这只蒙古骑兵,并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祝学辉听后大惊,广阔天地间果然人才辈出,立刻表态愿意全力协助作战。
就在诸鑫的扎达营赶到的前几天,张晨欣请当地百姓出力将红阳军所有粮草补给运到大清河东岸集中放置,对外则号称要在这里修一座大粮仓,存放讨伐德州的粮草。大清河是蓟河的一条大支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量充沛,此时也结了厚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