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梦使源生> 第一百四三章 长安之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三章 长安之困(2 / 2)

石谦见诸鑫听得认真,倒也有了兴致:“大夏最大的弊端,其实就是当初各派势力分封的中小贵族。他们大多是以前的中层官僚和军官,上头的主子得了好处也不忘记分给他们一些,所以长安东面的七个州,大多都被分封给了这些人。多的两三座城,少的几个村。这就导致七个州的赋税,基本都被他们所占用。”

诸鑫这才明白,为什么坐拥十五州的大夏帝国会如此孱弱,连平定小小的三公之乱都要好几年。

石谦继续说:“太祖在的时候,让这些小贵族们出钱出力,他们还要拖延时间甚至缺斤少两,如今世祖刚刚掌权,他们就更是肆无忌惮,甚至变本加厉,开始侵占官田民田。这群人实际上就是一群有爵位的土匪强盗。但他们毕竟还只是一盘散沙,若要解决也只是时间问题,更大的隐患还在大夏帝国内部。”

诸鑫吓一跳,这样还是小问题,连忙追问更大的问题是什么。

对方像是说出了心中的愤懑,干脆站起来说:“长安的危险其实还是那群贪得无厌的高阶贵族,他们大多是太祖和世祖的外戚,当初得到倚重,如今皇权更迭,更是无法无天。而这次不逊学宫的经费问题,其实也是他们在作祟。”

诸鑫大吃一惊:“户部尚书,不是说财政没钱吗,怎么还有这样的内幕。”

石谦长叹一口气:“少傅所主持修建的不逊学宫,乃是千秋大业,石某打心底里支持你。但是不逊学宫管的是什么?有千万珍宝的内城啊。若是在少傅手中,他们怎么从这里面拿好处呢?”

“而且国库虽然没有钱,但其实西军那里是有钱的。新收的隶洲西面四州,以及两处叛军的国公府里收缴来的大量钱粮,如今都存放在琅琊城,只要从里面挤出一点来,就足够不逊学宫的费用了。只是柏又森是今上的舅舅,他的女儿又嫁给了天子的小舅子,一群利益集合体,正好合伙要把少傅赶出局,好独霸内城的管理权,从中牟利。”

诸鑫恍然大悟,犹疑的问到:“那朝中就没有第二股势力来平衡他们吗?”凡当权者,大多都懂得平衡之道,如果一头独大,那就迟早要出问题。

石谦点头,这位谭国公也并非传说中的政治白痴,他说道:“今上还在潜邸时身边的幕僚,如今大多已是从龙之臣,属于朝中另一股重要的势力,但是这些大臣和外戚大多都有姻亲关系,虽然不是很紧密,但却绝不会为了少傅大人的事,去得罪外戚。”

诸鑫总算明白了,这长安算是黑到底了,苦笑到:“如此一来,诸某这不逊学宫还真是有可能办不下来了。”

石谦又恢复了那副淡定的样子:“迁徙之前的风气就是如此,难道少傅忘记了?”

诸鑫哈哈大笑,果然什么事儿都是有原因的,连声说道:“石大人是个实在人,来,赶紧吃菜吧,这里的不少食材都是大海上捕来的,我也大多没吃过,赶紧尝尝鲜。”

过了几日,就在大家都以为不逊学宫将要停工歇菜办不下去时,学宫筹备处放出消息,要向外出售内城中部分书籍的版权以及仿制的文物;同时,不逊学宫将接受社会的捐助,作为回报,建造中的几栋主体建筑,将由主要的捐助者来命名。

一时间华夏各地得了消息的商家、大财主都激动起来,有要买版权仿品的,内城中的书籍大多是孤本或珍本,而且保存完好,若是能拿到版权就是一大笔利润。有要捐助的,都知道学宫必定能传承千年,若是能命名大楼正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等到百年之后自己作古,子孙后代还能指着那栋楼对别人说,你们看,学宫里的某某楼,正是我祖上命名的。

短短数月间,学宫筹备处就用这两种方式募集了近三百万两的资金,而想出这两招的祝学辉更是趾高气扬的把喜报贴在了户部的大门口,誓要将打脸进行到底。

至于诸鑫,在六月里迎来家中的老人之后,全身投入到内城的整理和管理工作中,他非常绝望的发现就算将现有的人手加大到二十倍,想要将内城的文物古籍全都整理分类也得要数十年之后。

最后无奈的他只能宣布继续封存古典文物古籍,先将近百年内出版的刊物书籍进行整理,以便尽早将这些知识文化传播出去,促进华夏文化的革新与进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