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梦使源生> 第九十三章 卫善遇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卫善遇刺(1 / 3)

一阵好求,茅鑫利坐在椅子上继续说:“那个将军也怕首长搬来救兵清算他,一番纠结中,他手下有个谋士说到,往前一步万世基业,退后一步断子绝孙。当晚有了决断,首长及部分正派的官员连夜被从家中带到西面的尚武门,全都被砍下了脑袋。”

船上这些人只有诸鑫对那首长还有几分印象,他感慨说:“首长一心为公却死的如此憋屈,真是让人郁闷。”

茅鑫利叹了口气:“死了十多年了,当初还有几个学生去给他收尸,结果被一并被杀,如今立了碑却不知姓名,平添伤感。”顿了顿,他又说到,“第一晚杀了数百人,将军却不满意,觉得手下办事不靠谱,亲自带人又抓了数千人,有的人就跟首长握了一次手也被抓起来杀了,比如我的导师。”他说到这里,眼中带着泪光。

“几轮杀下来,全城已经掉了数千颗脑袋,将军觉得自己安稳了,幕僚再一吹捧,干脆继位为大陈皇帝。不过杀的再狠,总有漏掉的,没多久逃出城报信的带了一支大军回来,又是一场轮回,里应外合之下,这大陈皇帝位子还没坐稳,算上他自己的脑袋,又掉了几千颗。”

茅鑫利说的轻巧,可船上的人都感觉脖子凉飕飕的。

他像是猜到众人的感受,吓唬到:“长安城的护城河够宽够深吧,新历二年一整年都是红色的,就没来得及变回去过。”

诸鑫可不想有人被吓昏过去,赶紧问:“那后来呢?”

“这第二个军阀却是个乱来的主,他檄文里使劲批判前任复辟,自己却极喜欢宫殿,上台不是先恢复秩序,第一个月就开始四处找人修自己的寝宫。你们也知道,长安虽大也是新城,物资匮乏,人力也不足。修了半年这寝宫连个地基也没打好。有一天,他似乎看见紧锁的内城金碧辉煌,突然想到自己干嘛不干脆抢了内城当行宫,还可以说是为了节省民力。”

茅鑫利知道众人不了解长安的形制,解释说:“据说内城和长安城同一天建成,不过从迁徙的第一天起首长就严禁有人靠近内城,说里面藏了民族瑰宝,如今请了外族替我们守着,万万不能有所不敬。话是传下来了,不过人死灯灭,首长走了第二个军阀自然早就忘记了这茬。那天兴起时,带着一队官兵就往内城冲,没想一言不合,他竟然被内城中的外族守卫给切成了几段,扔了出来。”

大家才发现这第二任死的更窝囊,一点面子也没留,被人碾得粉碎。

“这会儿长安城里的高官剩下已经不多了,想来想去他们找了一个在军中有威信却没有太大兵权的将官,请他做了第三任的长安老大。也就是我们大夏帝国当今的天子姬文斌。”

看茅鑫利提到对方的名字毫无恭敬的意思,诸鑫明白这个天子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掌握太多权力。

卢康很是不解:“既然是大家推选的,怎么会变成皇帝呢?”

对法摇头晃脑:“别人推选你,你就要给别人好处吧?封官别人不稀奇,随便哪个都早就是高官了。于是就有人说了,干什么都离不开土地,干脆就搞封建吧,有功的就封地,荫及子孙,那就有吸引力了吧。想搞封建,就得有个奉天承运的皇帝,姬文斌干脆就和几家通了气,建了封禅台,登基做了大夏皇帝。封那几个高官做国公,还有几位在外带兵的将军甚至封了王爷。至于其它的从龙勋贵就领了都督衔,四处许官发印。到了新历十年,把治下的这片区域改成隶洲,方圆近千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倒也有了几分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味道了。”

诸鑫感慨:“这么多曲折啊,看起来大夏天子如今虽然名不副实,倒也还算是名正言顺。那茅先生的邯郸王府,想必就是那几家手握重兵的将军了。”

茅鑫利说的兴起,话也不少:“姬文斌刚上台看起来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其实也是个玩政治斗争高手,他先是把在外带兵的王爷先后骗进京,任命为监国或是内阁首相压制朝中的固有势力,然后等到国公们和王爷们斗的两败俱伤,就找了罪名把王爷软禁,接管了他们的兵权。一来二去,他已将隶洲的兵权一大半收到手里,几位国公也渐渐年老。他今后估计不再会是名不副实了。而我们邯郸王府,如今也是断了牙的狮子,只掌握着南军大营的兵权,平常做做生意,吃吃小菜,不比当初了。”

诸鑫十分感激对方把长安的由来讲的这么细,认真的和他谈起了自家船上的货物。

经过万里之遥,那许多新奇的货物让茅鑫利倒吸一口凉气,看来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还好刚才讲的对方听得很高兴。

双方互有期盼,不一会儿就谈妥价格,诸鑫等人吃惊十几倍的利润,也感激免交重税。而茅鑫利也满意自己这次谈成的大买卖,回头抽成极为丰厚,能攒下一笔不菲的家资,更能得到王府大总管的赏识。

说完生意,诸鑫又攀了攀交情,最后问到:“诸某对长安城很是好奇,听说商人和使节都能入城,不知先生有没有门路可以介绍一二。”

茅鑫利想了一想说到:“商人入城我倒是门路很多,只是盘剥太狠,实在不划算,如果诸老板有拿得出手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