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远的竟然要直送朝阳江上游的支流中去,沿江逆行五个月之久,算算航程,也有近两万公里了。一旁的甘翼等人更是听得惊叹不已。
好不容易出了皓月河,朝阳江上也是繁忙无比,商船队整齐的船帆顺流而下或是逆流而上的几乎连绵不绝,诸鑫感叹说到:“看来凤凰城已经成为整个朝阳江的发动机,制造出商品供应整个朝阳江流域的人们。”
顺流而下龙安太守座驾,坚持要送诸鑫上岸,抵达崇远城时已是黄昏,等到靠岸天色将暗,突然港口下客区域灯火通明,如同照亮了夜空,诸鑫知道那是通明灯在崇远城的试点区域,面色自若,说到:“不久后这种灯,会点亮整个崇远城,并点亮沿江的航标,以后在江口夜间也能行船了。”
甘翼触动极大,半天没有说话,只是默默送诸鑫下船,末了来一句:“为了龙安百姓的将来,甘翼愿将龙安城献给凤凰城,一并施行议事堂的选举制度,请问阁下,不知凤凰城议事堂的元老们能不能答应?”
诸鑫笑了,不过看对方的认真劲,仔细的想了想,说到:“你是第一个,为了名声,他们断然不敢拒绝,至于后来者,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事情了。”
受此鼓励,第二天离港回龙安的甘翼就开始筹备并入凤凰城的事宜,终于在来年的春节前并入凤凰,而后城主势力并不强大的三华城和龙安以北山区中的温陵城也先后并入凤凰城,其余三城则是在数年后,不堪剥削的居民暴动后将自家城主赶下台,又经历各种曲折才并入凤凰,这是后话,暂且压下不提。
当初在崇远,诸鑫在中心地带买下了四面临街的一整个地块,准备盖个超大的院子当回正宗的有钱人。可是诸爸觉得自家风水不够,还没有那个德行住这么大院子,硬生生把这块地整出了四整排门面,最后在门面里头盖了四座四水归堂结构的砖石小院儿。
老爷子安排的很好,自个儿一座,诸鑫一座,孙子孙女各一座。这住是足够住的,就是少了气派,诸妈也抱怨了好几回,说乡下人进城没有见识,祝学辉家的院子盖得有山有水的多阔气。
他忐忑回到家后,没瞧见李芬,顿时心安不少。到爸妈那里蹭了一顿饭,才知道李芬送女儿去上学顺便看看家里在凤凰城的产业,这回儿诸鑫才想起来自己也是个有产者啊,只不过一有余钱就被砸进学校里,让他从来没觉得兜兜里宽裕过。
得知诸鑫回来的消息,他手下的几个经理、老祝、林浩还有老六几个都赶了过来,一堆儿的事儿和他商量。
诸鑫先说了他这趟去云雄城的见闻,及其北面非华夏族的情况和传闻,然后问起了还在起步阶段的方寸学校和崇远商会的情况。
林浩是方寸学校的代理校长,他说学校一切都好,就是老师有点不够。
刘翔是个聪明的,找了个外面做审计的,把崇远商会的账目表做的一清二楚,递给他看。他这才发现去年从崇远商会得到的收入,已经快接近自家在凤凰的产业,不过为了让崇远商会能有资金更好的发展,李芬去年在凤凰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用来补贴方寸战士学院。
看完账目表,诸鑫谢过刘翔,对大伙儿感慨说:“以前我看凤凰港大学是私人创办,觉得那是莫大的荣耀,却没想到办学是这么难,连老婆手里的钱都赔进去了。”
老祝大咧咧的说到:“人活脸树活皮,你全家现在也算是为你这张脸死撑了,要是顶不住了招呼哥哥一声,哥很愿意当你的债主哈。”
大家笑了一阵子,诸鑫问起陈吉同:“你女儿去上学了没,去年斜月学院正式聘请了一位昆雅的封号法师当校长,他觉得学生太多老师不够,说今年学院要收紧招生。”
陈吉同行礼,谢道:“夫人过完年就把小女带到学院报名去了,多谢大人挂心。”沉吟了一下,他又提到贸易的事情:“现在整个崇远的商人都说要往南做生意,在下以为北面其实更有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