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工业大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 难民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难民营(3 / 3)

一个人说道:“就是就是,要不咱们直接冲进去,反正这样的鬼天气,在这里呆上一个时辰,恐怕也会……倒还不如拼一把,里面有吃的有穿的,就算是死也死得体面点。”

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扩大到了在场所有的难民中间,就在这个时候,几个人从难民营那个方向往这里走了过来。大家逐渐安静了下来,蔓延期待的看着这几个人。

张雷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有第一批难民到这里来了,于是就在罗德曼教官和几个衙役的陪同下走了过来,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难民,他都难免倒抽一口凉气。

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房子里面,张雷对罗德曼说道:“你去和他们说说吧,把人一个个放进来,进来的人就带到我这里来签字画押,然后就带他们先去休息。”

罗德曼点点头,然后就出去了,过来一会儿,进来说道:“好了。”

就在他说完话之后,一个彪形大汉就出现在了屋子外面,隔着一个窗户和张雷对望。张雷说道:“告示上面你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明白了,不就是做工嘛,能够换到吃的穿的,做啥都行。”那彪形大汉说道。

张雷点点他偶,递给他一张便笺,上面写着一份契约,张雷将契约递到他面前说道:“这是我提供吃住和你做工的证明,你签个字,不会签字就按手印。”

“好勒。”彪形大汉高兴地答应了一声,然后就沾了印泥,然后按下了手印。张雷说道:“好了,有人会带你去休息的,休息两天就上工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张雷就将他们这些人一个个地放进去,忙活到天黑的时间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于是就让罗德曼来。原本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让这些难民明天再来的,但是张雷说不能让百姓晚上在这里受罪,于是通宵干活。这话不知道是谁传到了外面难民的耳朵里面去,顿时开始对张雷歌颂起来,直说是上天派下来的好官,清官。

将这批难民全部安置进难民营里面,容量已经很大了,张雷不得不让张家第一卫队的人继续扩建难民营。

同时,徐家营那边也开始被他调动起来,工厂里面生产的水泥和石灰还有砖块被一车又一车地运送了过来,相比较于修建船坞,目前修建堤坝解决黄河决口的问题才是正经。

过了几天的时间,第一批水泥石灰陆陆续续抵达,张雷觉得可以让第一批人出工了,于是便去组织人手。

张雷的这些新式材料让大家大为惊奇,张雷只是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巢湖徐家营出来的,就是自己发明出来的建筑材料,比夯土什么的要牢固不知道多少倍。于是大家对于张雷的形象开始有了改观,很多人对于他口中的徐家营也开始向往起来。

张雷作为锦衣卫百户,也是要定期往工地上面去监工的,但是张雷却坚持每天都和难民们一起上工地去做工,大家都认为他身为锦衣卫百户,这样做是掉身份的事情,但是他每次都笑呵呵地说这是与民同乐。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张雷的名字很快就在大家口中传播开来了,对于他的这种行为都是大加赞赏。

石灰水泥的凝固时间不长,只要修筑的地方暂时先用东西遮盖起来避免被雨水冲刷,过几天就能够非常牢固了,所以工期的进度也很快。

这一日早朝,崇祯还是和往常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问起了中都凤阳的情况,那里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黄河决口朕已经下了旨派人解决了,还有修筑皇陵一事,根据锦衣卫上报的情况说也进展顺利。朕听说最近有个叫做张雷的年轻人十分了得,不知道你们谁有他的消息?”他开口问道。

对于张雷,朝堂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礼部尚书徐光启更加有发言权的了,他鞠了一躬,说道:“启禀皇上,对于这个张雷,老臣略知一二。”

“哦?徐爱卿知道?快给朕说说。”崇祯兴奋地抬了抬手,意思是让徐光启起身。

于是徐光启便将张雷从徐家营的故事开始说起……

(这个月每天一章五千字,下个月开始每天两章一万字,现在在构思新书,所以进度需要调整,见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看小说,就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