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地。没成想,要在这荒野之地,拿威名赫赫的泼喜军来“开门红”。
三百泼喜军来到车城东南侧约百步距离,全军停止,在接到主帅的攻击命令后,开始圈好橐驼、装砲架砲、卸石弹,准备发动砲击。泼喜军的攻击距离,会根据敌军的装备不同而调整。譬如说,敌军若无弩弓,泼喜军会接近至五十步,投五斤重石弹;敌军若有相当数量弓弩手,泼喜军则会退至八十步以上,投二斤重石弹。
此次得到擒生军警示,敌军有不明火器,射程可比弓弩,杀伤力巨大,因此泼喜军为安全起见,在百步距离列阵,投二斤重石弹。希望能以密集的弹雨,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更摧毁敌人的意志与士气。
狄烈用瞄准镜从观察孔里仔细查看了一会泼喜军的旋风砲,外形上与平定所见的双梢砲有点像,砲梢砲索底座什么的都类似,但结构似乎更复杂一些,大概这就是西夏旋风砲名扬各国的原因所在吧。
狄烈只是冷冷一晒,不管旋风砲有什么样的独到工艺,始终只是人力拽索,在机械面前,人力终究是有穷尽时。今日就让这夏军最得意的部队,感受一下人力与机械的巨大差距吧。
“一号飞弹器,准备完毕。”
“二号飞弹器,准备完毕。”
“八号飞弹器,准备完毕……”
与此同时,百步开外,泼喜军的旋风砲队也发出相同的报告:
“甲队旋风砲,准备完毕。”
“乙队旋风砲,准备完毕……”
两军的发射号鼓,几乎同时响起。
一场人力与机械、石头与炸弹的比拼,即时上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