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元帅离城十里安营扎寨。刚刚布置妥当忽有小军來报。有胡三胡大人、华世雄大人。上官雪、天山雪、雪里红、吕莲心四位夫人、朱林宗黑风达二将军等率军前來。小太监大喜。急命速速请入帐中会面。
胡三等见了大帅就要磕头下拜。被小太监一把拉住。训道:“兄弟们才分手数日如何这般生份。”两位夫人因是在军前。不便造次。略叙冷暖。便倚立在丈夫身旁身后。小太监把南桥枫叶介绍给众人。众位夫人自然是和这位曾救过丈夫性命的南方侠女又格外亲热一番。
小太监和胡三等整顿盘点军马。细数各路军兵人等计:朱林宗从乌儿苏丹处借來番兵三万五千。天山雪从布雷达处借來匈奴兵一万五千。上官雪从双龙寨借來山寨兵五千。先头张发存、黄仁从莲塘镇召募來的两千兵勇。以及小太监从他老丈人那儿借來的三万大越兵。加上原有从朝中带來的两千精兵。以上共合计是八万九千人马。这点军兵用作复国还朝似乎是寒酸了点。不过兵不在多而在精。加上所有这些将士他们的统帅又都和潘又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这样的军队上阵自然拚命。因而足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再说。小太监从十五岁开始领兵挂帅。深通用兵开战之道。对方文世昌一个书呆子如何能是他的对手。
乌儿苏丹不放心。除了派贺老五领军督战。另又选了两员名叫龙腾格和虎腾格的将军做先锋。布雷达那边也有一员猛将。叫作铁里纳忽律。大越国有赛叔包秦越生。洪河湾和蓝水清自不必说。小太监这边。有朱林宗、黑风达、贺老五、毛兴旺。张发存、黄仁。而且三雪儿、吕莲心、南桥枫叶等女将更是骁勇异常。可谓是战将济济。兵强马壮。只待來日出战。先给文世昌所带的官军一个下马威。
小太监等议罢军情。正要着人安排酒宴款待众将。胡三凑近小太监的耳朵。小声言道:
“哥哥。我这里还有一个天大的喜讯呢。”
小太监不解。两人走到无人处。胡三道:
“哥哥。我这就和你去看一个人。不过。咱话说回來。你事先要有思想准备。到时不要惊慌失措。乱了方寸。”
小太监笑骂道:“你这个混帐兄弟。和我卖的什么关子呀。再说咱什么世面沒见过。岂能看个人就吓成这样子。”
“哥哥别慌。见了你就知道了。”
俩人到了另一室。门口有卫兵站岗。通报后出來秉报道:
“二位将军请。”
小太监在前胡三在后。俩人进了帐房。小太监猛见帐内坐着一位老妇。左右由两位女子护卫着。小太监细瞅那位妇人。似曾相识却又不敢相认。犹豫了片刻。小太监越看越像。不由大着胆子问道:
“娘啊。难道真是您老人家。”
“儿啊。不是我还是谁。莫非你把娘也忘了。”太后言罢。眼角虽是挂着笑容。双目却早已垂泪。
胡三知趣地转过身去。倒背双手。两眼凝视窗外。
小太监一步跨上前去。双膝跪倒。匍匐于地。大叫一声:
“娘啊。全是儿的死罪呀。是为儿的无能又不孝。才让您老人家受此大苦了。”
太后娘娘连忙起身扶住小潘。娘儿俩相拥相抱。哭成一团。娘娘道:
“儿啊。莫非娘在梦里。”
潘又安止住悲声。道:“娘啊。儿这就为您报仇血恨。擒老贼碎尸其万段。涤荡乾坤。杀尽奸佞。复国安民。扶保皇兄成就万世基业。”
娘娘不禁以手加额。遥望苍穹。默然言道:“万幸矣。感谢苍天给了我朝一个小安子。否则社稷倒转。生灵涂炭。庙堂将换位改姓了。”
潘又安道:“母后言重了。为江山社稷永固、为报母后知遇之大恩。乃是我小安子此生最大的奢望和追求。不是母后。哪有我小安子的今天。母亲毋须多言。明日阵上说话。定教老贼的叛军一败涂地。”
娘儿俩这才重新坐定。太后指着胡三说:“胡大人也请入座。”
小太监问胡三是如何找到太后的。胡三道:
“你走后我就立即派精干细作去京都打探消息。不久有人來报说太后娘娘正在发配边远之地的路上。事不宜迟。我又着人将太后娘娘请來到了这儿。”
太后道:“不是胡三胡大人。娘的这条命怕是早沒了。安儿你且记下胡大人的功劳。日后当重有重赏。”
小太监摇摇手道:“母亲不必计较。胡三乃是我兄弟。我娘亦是他娘。何功之有。”
胡三也说:“大哥说得对。他娘就是我娘。为太后娘娘别说做这点小事。就是肝脑塗地粉身碎骨也是再所不惜的。”
太后赞道:“胡大人真乃义士也。哀家的安儿有这样贤德的志士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小太监纠正道:“母后。你以后别一口一个胡大人。听着外气。”
佟太后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见说便道:“好。胡大人名叫胡儒贵。我以后就叫他儒贵吧。”
小太监笑道:“娘啊。您不老说您儿子少吗。不如让老胡也做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