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陛下!!陛下醒醒啊!!!快,快找太医,扶陛下去长乐宫!”
众侍者,宫女有了黄皓这个主心骨,连忙七手八脚把刘禅扶起由黄皓背着,跑去长乐宫,另有人急忙去呼喊太医。亦有宫女前去通知皇后。
皇帝于宫内不慎摔伤的消息不胫而走,长乐宫外,蜀汉群臣六十余人焦急等待。太医令李济早已入宫诊治,皇后,太子亦先后入宫,其余六位皇子也早早赶到,不敢入内,立于宫门一侧。尚书令陈袛立于文臣之首,与董厥,樊建等一帮群臣仔细盘问着一名小太监,小太监伏首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话不成音。
另一侧,同样一名小太监被一群武将围在当中,比起这边更加凄惨。文臣相问虽是语气严厉,却总能忍耐,而那边一帮武官都是身经百战沥血沙场的百战之身,此时主上昏迷,如何不急,一身杀气不由自主散发于无形,小太监如堕冰窖,磕头不止,泣不成声。负责询问的两名老将,须发皆白,身着朝服,不怒自威。
询问几次后,二老回首看着一名中年将军,中年将军脸色阴沉,坚毅面孔配合挺拔身形自有一股不凡之气。颌下三缕长髯飘散,紧紧盯着宫门,不做言语。
“伯约,如今主上昏迷,此等奴才责之无宜,北方之行应当暂缓,坐镇成都以防有变啊。”
身右的圆脸老将轻声出言提醒着。中年将军沉默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武将这边皆以姜维为首,姜维不做言语,其他众将盘问几番便不再为难小太监,可怜的小太监伏在地上,颤颤惊惊起身被宫内宿卫架出宫去。护主不力,论罪当诛,宫内自有法度,不由外人插手。
文臣一方截然相反,纵然尚书令陈袛不再纠缠,樊建,董厥,张绍,邓良,许游等一帮人并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质问不休。陈袛紧锁眉关,看着这几位同僚,心内厌恶至极,更埋怨黄皓,黄光度啊黄光度,讨好主上办法你还少么?打得什么赌,钓什么鱼,这下倒好主上昏迷,就算醒来无事,又怎能脱得了责任?
如今群臣都看到了机会,不肯漏掉丝毫讯息,正是要借此打击黄皓实力,自己和黄皓内外相助,一旦黄皓倒台,自己这个镇军将军,侍中,守尚书令也难以长久。想到这里陈袛更是愁眉不展。
邓良摆手止住众臣言语,对小太监道:“你所说的黑鱼何在?速速拿来一观”“小的…实在不知,大人恕罪啊……”当时乱成一团,护驾的护驾,通报的通报,哪有人顾及黑鱼,小太监哭腔哀求着。众人不由得暗赞邓良,若是找到黑鱼,则是物证,黄皓罪责难脱,若无黑鱼,除加欺瞒之罪外,陛下为何昏迷就是另有他因了。无论如何,黄皓均脱不了干系。
陈袛心头一紧,这邓良心细胆大,明知自己和黄皓的关系还敢收罗证据,仗着父亲是蜀汉前大将军邓芝邓伯苗,一向目中无人,自己这个直属上司也不放在眼里。留在朝中是个祸患,此事过后,定要设法调开此人。
说话时,宫外走来两人,一文一武,武官手持一木桶,二人缓步来到众臣身旁,桶内赫然一条大黑鱼,寂然不动,想是死去多时。众人视之,武官乃是诸葛瞻,武侯诸葛孔明之子,现为射声校尉,文臣是秘书令郤正,字令先,颇有才名。
未及答话,宫门已开,一名太监跑了出来,面带喜色“陛下传众臣入宫觐见!”言罢,对安定王刘瑶等六人做了个先请的手势。
此时是蜀汉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春。
“看小说,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