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 章 诺奖(6 / 7)

今被公认为数学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是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最多给四位数学家。

乔希是一位最近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他是一位印度裔美国数学家,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代数几何,特别是在数论和代数几何的交叉领域,主要贡献包括对光滑项目化变量的K理论的研究,以及他在拉蒙努金点计数和稳定同态理论方面的工作。

除此之外,他还是近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尤其是对教育、劳动力市场和健康保险的经济影响的研究。

他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开发出了一种名为\"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新方法,其可以用来评估和设计公共政策。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领域。

这个研究结果不仅改变了大家对贫困和不平等的理解,还为制定更好的社会政策提供了依据。

因为这个原因,来上他课的学生都相当认真,连续两节课,教室里时不时传来讨论的声音,上课的时候,也会有学生举起手问老师问题,看上去学习氛围很浓厚。

不过尽管如此,任清却在下课时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并没有去问什么,而是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似乎在写着什么东西。

姜弥忍不住有些好奇,戳了戳任清的肩膀,想知道他在写什么。

任请

把屏幕转过去给他看。

是他之前写的那篇论文,之前写了一半,正在继续进行下去。他对姜弥解释说:“之前我和你说的,现在有新的思路了。”

姜弥大致看完整篇论文,称赞说:“清清,看上去你写得不错,待会可以去和老师交流一下,他肯定有很多很好的建议。”

任清摇了摇头,在键盘上继续敲击,“在我没有把它证明出来之前,暂时不用问老师吧。”

他纤细白皙的小手继续敲击着,又过了一会儿,姜弥似乎有话要说,任清察觉到了,偏过头说:“怎么了?”

这时,姜弥对任清眨了眨眼睛,凑过去说:“待会下课你去找老师。”

任请继续问:“为什么?”

姜弥笑着说:“你忘了吗?我们的任务有三个,借着这个机会不是刚好可以让教授记住你么?”

不得不说,姜弥说的是有道理的。

等到第二节下课之后,任清拿起了自己的平板,他朝着那名教授走了过去,平板上记了他写下来的思路和证明过程,

教授正收拾着教案,看到这个小朋友走向了讲台,便转移了目光。

“老师等一下。”任清走过去,轻声问:“可以到您的办公室和您讨论一个问题吗?”

任清来到了讲台上,将自己的笔记递给了老师。

“嗯?想要和我讨论什么问题,在这里讨论就可以了。办公室还有点远呢。”

讲台上的老师看了看平板上的内容,又看看任清,开口问道。

“可是我怕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任清继续解释说。

“解释不清楚可以发邮件给我,不要紧的。”教授摇了摇头,随后拿起放在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而且下节课,这间教室有别的专业的学生过来上课,我们只能在这里讨论10分钟。”

“老师,要不趁着现在您看看我的论文怎么样?”任清微微抬起眼睛。

讲台上的教授被他萌到了,笑着说,“嗯?你写的是什么论文?哪个方向的?我帮你看看能不能找个容易发表的期刊吧。年纪这么小啊,很不错了。”

教授神色平淡地接过了那个平板。

“是有关霍奇猜想的。虽然我有一个不错的思路,但是并不清楚证明过程的思路是不是正确。”

任清微微迟疑。

教授继续说,“霍奇猜想,这可是千禧难题之一,这么久了也没有人成功的证明在高维情况下的正确性。这个问题对你来说难度太大了。”

乔希教授一边说一边接过了平板,一边浏览一边说:“但是我觉得这个思路还不错呢。”

任清眨了眨眼。

下一秒,教授在浏览完他的证明过程时,微微睁大了眼睛,目光变得有几分不可思议。

随后他惊讶地看完了全部内容,将平板还给了任清,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很好。小朋友,等下课了,欢迎你来到我的办公室。”

教授说着,拔下笔,在自己的教案上写下了一个地址和联系方式,撕了下来,递给了任清,“欢迎随时来找我。”

他的目光都变得有些明亮了起来,就像是被什么点燃了。

“????”

“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操作?我的老天,清清小朋友刚刚对教授做了什么?”

“怎么这就直接给联系方式了,这不会是传说中的有背景有后台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