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出良计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皇后微微一笑,目光看向了江澄。 齐丞相随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眼中不由得露出了难以掩盖的惊讶。 “是他?” 他不敢相信的向皇后确认。 皇后认真的点了点头。 “这位,额,公公,请上前来!” 齐丞相一时想不出合适的称呼,只好用公公二字来称呼江澄。 无论是谁都想不到解决陇西旱灾的计策居然是一个太监想出来的。 江澄听到齐丞相的话也没有犹豫。 径直走到了他的面前。 齐丞相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随后才试探性的问道:“治理陇西旱灾的良策是你想出来的?” “回丞相的话,正是小人!” “不过此计是从一本古籍上所得来,小人不敢居功!” “哦?” 齐丞相大为吃惊。 世上竟还有如此神奇的古籍? 和皇后当时听到古籍时候的反应一样。 齐丞相脱口而出道:“那本古籍现在在哪里?” “葬身于一场大火之中!” “此话当真?!” 齐丞相的语气有些怀疑。 能够让一个太监解决陇西旱灾的古籍。 任谁知道了都不甘心承认它消失了。 但江澄却一口咬定。 “小人所言句句属实,还望丞相明察!” 齐丞相盯着江澄看了半天。 突然哈哈大笑道:“好,公公有如此学问和胆识,着实罕见!” “若不是公公乃宫中之人,老夫倒是有收你为徒的想法。” “多谢丞相抬爱!” 江澄语气平淡的回了一句。 心中却是无比鄙视。 这不就纯纯嫌弃自己是个太监吗。 “不知公公可还记得古籍中的内容,如若抄录一份,老夫必有重谢!” 齐丞相果然比皇后还要奸诈。 居然还对古籍当中的内容念念不忘。 江澄思索片刻,一脸为难道。 “不瞒丞相,古籍中的内容小人已不记得多少!” “要不是这次旱灾,小人可能早已将古籍中的内容全部忘记,无法抄录!” 齐丞相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了。 一个奴才,居然敢在他面前如此托大。 但转念一想。 这样的奇人能留在自己的身边最好。 万一将他逼急了。 加入御史大夫的阵营,到时还真是麻烦事。 想到这里,齐丞相的脸色又好了许多。 “哈哈哈,无妨无妨!” “老夫还没请教公公的名讳。” “回丞相的话,小人名叫江澄!” “江澄?好名字。” “等老夫平息陇西旱灾回来,一定设宴款待!” “多谢丞相!” 这时候公主突然在一旁插话。 “齐伯伯,江澄不仅会出计策,还会作诗呢!” “哦?有这种事?” 齐丞相有些意外。 从古籍上正好看到治理旱灾的计策这种事虽然扯淡,但也不是没可能。 而作诗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是要讲究文学底蕴的。 真有这么大能耐的人会甘心进宫当个太监吗? “当然有了!” “狗东西,你把刚才作的诗给齐伯伯念一遍!” 公主叉着腰指挥江澄。 齐丞相也是一脸郑重的看着江澄。 此时就算他想不念都不行了。 于是他就将刚才的诗又念了一遍。 听完这首诗的齐丞相反应不比刚才的皇后和公主好多少。 许久之后他回过神来。 满眼惊讶的看着江澄问道:“这首诗可有名字!” “回丞相的话,此诗名为《山行》!” “山行,山行,枫山远行,好诗,好诗啊!” 齐丞相是个文人。 自然比皇后和公主更加明白这首诗的分量。 “江公公,哦不,江兄弟,以后你若有事,尽管来找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