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1815章 ,我已经签字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5章 ,我已经签字了(1 / 4)

第1815章 ,我已经签字了……

立刻回去?

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哪有那么严重……

侍从室就是没有见过世面。

其实,那个手术,晚一点做也无所谓的。

他现在已经用药物控制住,只要不吃东西,肯定不会恶化的。

所以,坚持两三天不成问题。正好清清肠胃。

“专员大人!”

“专员大人!”

其他人都是纷纷站起来。

都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侍从室的电报,确实有点吓人。好像委座要死了似的。

“没事。”

张庸气定神闲。

实情肯定不能告诉他们。

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借口。

“估计又是那些外国公使闹事,委座让我去弹压他们。”

众人:……

这才如释重负。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难怪。

不过,那些外国公使,洋大人,确实挺麻烦的。

现在,国府准备对德宣战,他们也都收到消息了。估计是这里面出问题了。

“继续说。”

“是。”

高双成继续讲解。

其实也没什么好介绍的。

黄河天险,渡口就那么几个。都是固定的。

日寇初来乍到,想要开辟新的渡口,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时间也耗不起。

对于榆林周围的国军来说,日寇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黄河东岸的保德。

保德的对面,就是府谷。也就是后世的神木县周围。

这个渡口是重点防御对象。

国军22军在这里驻扎有一个旅。大约四千人。

因为榆林地方偏僻,生产力低下,气候又恶劣,所以,22军人数很少。

麾下没有师级编制。直接管辖两个旅。全军一万人左右。

一个旅驻扎在榆林。一个驻扎旅在府谷。

其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部队,加起来不到两千人。主要是骑兵。

“南面的情况如何?”

“向南,是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

“平时有和他们联系吗?”

“这个……”

“保持和他们联系。就说是我说的。你们这里情况特殊,必须和红党友好协作。”

“是。”

“如果有人追究,直接报告给我。我来处理。”

“是。”

“拿纸笔来。”

“是。”

参谋们急忙去准备。

很快,钢笔和信纸都准备好。

张庸直接书写命令。

内容就是要求驻军和八路军紧密合作,共同抵御日寇渡河西犯。

署名。

写上日期。

“如果有人质疑,直接将我的命令给他看。”

“是。”

邓宝栅和高双成都是如释重负。

专员大人这次来,最大的贡献,或许就是这一道命令了。

有白纸黑字的命令,就算是和八路军有往来,也安全了。

“好了,就这样。”

张庸站起来。有这道命令就足够了。

只要双方友好合作,日寇是绝对不可能从陕北渡河的。

即使榆林的国军打不过,还有八路呢。

他也不怕命令曝光。

白纸黑字就是给人看的。

有谁不服,自己来榆林。

我直接命令你驻守榆林,来这里天天吃沙子。

估计光头也没意见。

守住关中,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国军22军的底子,其实还是陕军。

军长高双成,还有麾下的军官,基本上都是陕北人。

很多还是李自成的老乡。

当年李自成闹的轰轰烈烈的,现在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现在,张庸觉得自己有点草率了。

将川军145师调来。估计他们难以适应陕北的干旱风沙气候。

“邓司令。”

“专员,您说。”

“将川军官兵安排到黄河边上驻防吧。多少有点水。”

“好。”

张庸暗暗琢磨着。

等击溃了日寇的进攻以后,立刻将川军145师调走。

长时间驻守这里真是太辛苦了。

“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武器弹药。以后,你们的武器弹药,由我负责补充。”

“谢谢专员大人。”

“就这样。”

张庸言简意赅。告辞。去机场。

亲自开车。沿着灰蒙蒙的街道前进。忽然停在一个皮货店门口。

这是一个专门收皮货的小店。门口挂着厚厚的布帘。从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张庸下车。

其他人也跟着下车。都是疑惑。

专员大人这是要……

“我买点东西。你们在外面等我。”

张庸随意挥挥手。

买东西当然是假。见一个人才是真的。

这个人很特殊。已经被他给“枪决”了。现在遇到,确实有些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