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1762章 ,乌龟壳?给我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2章 ,乌龟壳?给我碎!(3 / 4)

所以,往来黄河两岸,又快又稳。

除了运输步兵,主要就是运输山炮。还有81毫米迫击炮。173师装备的数量也很多。

继续往前走。

没有发现日寇。

日寇没有反击。

有点奇怪……

日寇居然没有反击?

一直前进到永济附近,才有枪炮声传来。

周元的指挥部,就设置在距离前线不到五公里的地方。在日寇的山炮射程之内。

胡宗南麾下的特务营,正在和日寇交火。

173师的先头部队,也在和日寇交火。双方打的非常激烈。

日寇的火力还是很强大的。山炮、步兵炮、迫击炮,都打得很凶。周围爆炸不断。

国军方面,吃亏在重武器还没输送上来。无法压制日寇炮火。

张庸进入周元的指挥部。就在河床后面。

冬季河床干枯。两侧都是很高的斜坡。正好用来掩护。

“专员。”

“情况如何?”

“日寇负隅顽抗,固守待援。”

“慢慢打!”

“是。”

张庸不着急。

需要让部队熟悉熟悉情况。

稳扎稳打。

他现在要做的,是联系上第四集团军。

已经派人去联系了。但是第四集团军还没有人到来。

可能是因为渡河登陆太顺利,推进速度太快,中条山方面,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确实如此。

一直到傍晚,才有人到来。

自称是第四集团军第38军副军长段象武,代表38军到来。

“请。”

张庸点点头。

这个38军,是陕军缩编而成的。

在第四集团军编成里面,还有一个96军,也是陕军为主。

此外,还有一个47军。军长李家钰。是川军。

话说,川军真是无所不在。只要是有国军的地方,几乎都有川军。就连中条山也有川军。

“专员。”

一个魁梧的军官进来。

神情很憔悴。浑身都是泥土。感觉营养不良。

“段副军长。”

张庸举手还礼。

依稀间感觉对方有些熟悉。

后来才想起,曾经才西安城见过对方。

当时自己是去陕军接收骑兵旅的。和对方打过招呼。

只是当时没有打招呼,后来也没有遇到。

“段副军长,好像我们见过面?”

“是的。两年半以前。”

“是啊!马上三年了。”

张庸略微感慨。

西北事变过去,快三年了。

华夏的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变的当事人,都被软禁了。部队也是被分拆的七零八落。

日寇又占领了华夏的半壁河山。

如果不是穿越者,此时此刻,真的会很绝望。

估计没有多少人相信,华夏最终能取得胜利。

哪怕是伟人,也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这个持久,可不是三年、五年。而是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

就好像是蒙元南下,中原生灵涂炭,直到朱元璋开局一个破碗那种。

可能沉沦一百年、两百年……

甚至三百年……

西南联大有历史学教授正在编写史书,书稿送往国外保存,只希望后世还有人记得这段历史……

“坐。”

“是。”

“你们38军的情况如何?”

“报告专员,赵南山军长已经下令部队向运城方向集中。”

“第96军和47军呢?”

“他们也在向运城集中。但是47军距离较远,估计还需要几天的时间。”

“你们大概能集中多少兵力?”

“报告专员,38军能集中一万五千人,96军能集中一万三千人,47军能集中一万四千人左右。”

“好,我知道了。”

张庸默默计算一下。还行。有四万人。

他对第四集团军的兵力估计,向来都不高。最低心理准备是三万人。

兵贵精不贵多。

有四万人的话,足够了。

何况,还有胡宗南的部队。那家伙挺积极的。

此外,还有26集团军……

虽然是空架子。但是可以逐步充实的。光是一个173师就有一万七千人了。

还有中条山各地的游击纵队、保安团,都是陕军裁撤下来的。也有两万人。

于是架构指挥部。

命令瞿怀安作为前线参谋长。

一战区参谋长郭寄峤要在洛阳后方运筹帷幄。

“段象武!”

“到!”

“这是我给第四集团军麾下三个军的弹药补充。”

“是。”

段象武接过来。

扫了一眼。眼睛顿时睁得滚圆。

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多看几眼。发现没有看错。但还是不信。

悄悄的揉眼睛。反复观看。确信没看错。

“专员,您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