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的事情,还是坑后人的祖宗规矩,朱棣不敢说,徐皇后当做没听见,也懒得问。
【最后说一下生育与胎教】
【华夏其实是胎
教的起源地,提倡“早谕教”,意思就是早至生命的胚胎时期进行抬脚。
根据刘向的《列女传》记载,远在三千六百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就有了关于胎教的记载,周王室有胎教的传统。美国学者托马斯·伯尼在《神秘的胎儿生命》书中也指出:华夏在1000多年前就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胎教“诊疗所”。】
【但是,华夏古代的胎教依然只约束女性,即孕妇。】
一位年轻的夫人刚刚被宣布有孕在身,还没来得及高兴,家里的长辈立刻开始训斥:“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敢不慎。”
——意思是让孕妇不能大喜大悲,怕影响胎儿。
夫人感觉怀孕之后饿得更快,食量变大,想要吃更多,谁知刚添了一碗饭,就被长辈把面前的食物全部撤走,理由是:“饥饱要适中,也不能吃刺激的味道,还要节制欲望。”
随着一日日显怀,肚子越大,腰身越沉,站着坐着忍不住腰身往后仰,却被长辈严词厉色训斥:“站直!坐正!”
她吓了一跳,努力站直身体,没站多久就累了,于是找地方坐下。
谁知长辈又有要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这还没结束。
当满三个月后,孕妇就要被移到安静的环境单独居住,这段时间,她什么都不需要管理,也不能管理。
长辈在她耳边谆谆告诫:
“目不视恶色!”
“耳不听淫声!”
“口不出恶言!”
长辈说:“孕妇如果恐惧,孩子会得癫痫;孕妇如果起贪恋之心,孩子会变得贪婪;孕妇如果常常愤怒,孩子会变得暴怒狠厉;孕妇如果狡诈不老实,孩子也会狡诈虚伪……”
孕妇:“………………”
听美妙的音乐,诵读诗书缓解情绪可以,但是若让她彻底抛弃所有喜怒哀乐,这是不是太难了?
【很神奇,平日不教导女子,怀孕的时候让孕妇各种守规矩,以孕育一个聪慧的孩子,想这么美,你还让儿子读书做什么,让孕妇读书不就能当状元了吗?】
【比起临时抱佛脚,还不如一直注重女子教育,有学识有德行的母亲自幼带着孩子学习,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明朝末年,一位儒学者王相的家中,他的母亲闻言慎重地把天幕所说全部记录在纸上。
“母亲,您是要修书吗?”王相询问道。
他的母亲刘氏正在写一本《女范捷录》,这也是“女四书”的最后一本。
《女范捷录》分有统论、後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11篇,都是在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事迹。
王相拿起已经完本的《女范捷录》,称赞道:“母亲这本书比《女孝经》还要好,我要启禀陛下,把女四书的《女孝经》换成母亲的《女范捷录》。”
刘氏是一位受到过表彰的节妇,丧夫后单独把
王相带大,让王相十分感激。
她并没有立刻回答,先把天幕所说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才叹了一口气。
“先缓缓吧,为娘似乎看得太少了,还想再去看看其他女子。”
王相疑惑:“其他女子有什么好看的?”
刘氏从儿子手中取回自己写得书籍,想起天幕提到的前朝女子、后世女子,心里一阵阵的愧疚。
原来,她写得这本书没有她所想得那么好,根本没有培育出来任何才女。
节妇又如何,听着天幕上那些厉害女人的事迹,才真正让她开阔了眼界,见识到女人原来不止是守贞可以获得荣誉。
她语气坚定铺上新的纸张:“为娘要看看,这世间更遥远的地方,更多的人,还有更厉害的女子。”
王相敏锐地感觉到,母亲哪里不一样了。
是因为天幕吗?
王相抬起头:连母亲都会变得不一样,那其他看到天幕的女子,会不会也变得不一样?
不知为何,他突然感觉到了一阵恐慌。
【大家知道最近韩国的“幽灵婴儿事件”吧?】
【“幽灵婴儿”,指的是在医院有出生记录但是却没有被登记出生的孩子,但是韩国女性的坚决性不仅仅是在幽灵婴儿上】
医院里,怀疑自己怀孕的女性去做产检,医生喜气洋洋向她宣布:
“恭喜您,是个男孩!”
“男孩?”女人脸色阴沉,“我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男人!打掉!”
“我不能让我的胯.下生出歧视我的东西来。”
哪怕不能打掉孩子,女人看着已经生出来的男孩,依然面色冰冷。
她将双手掐在了孩子的脖子上,然后一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