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轻人,这年轻人看上去风尘仆仆的,身上还扛着个大包。
就挺奇怪的。
说他穷苦受累吧,看那小脸也圆溜水滑的。
说他家境不错吧,可那带着点灰土的蛇皮袋子,又明明是民工们才用的。
女人愣了下,就绽开笑容。
“哎呀,老冯你也不早说快,里头坐”
江易进屋坐在桌边,面前是一杯热腾腾的茶。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边。
原来这是一间半的房。
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做饭只能用门口的煤球炉子。
接水和上厕所呢,又只能去这一层公用的水房和厕所。
这种条件简陋的筒子楼,江易只在站里老阿姨和大叔们的讲古里听说过。
冯老师家属做事麻利,没多大会儿就把饭弄好了,还让冯家上五年级的大儿子去外头买了两份卤菜,一份是盐水鹌鹑蛋,一份是拌牛肉。
女人把桌子留给客人和冯老师,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进了里屋吃饭。
冯家的晚餐原本是炒土豆丝,小米汤和馒头。
加上了两个卤菜,也确实显得丰盛了不少。
冯老师还拿出了一瓶啤酒。
“小江啊你可真是敢想敢做啊,说去欣城就去了欣城”
“还是白教授打电话到我这儿,问我最近有没有见你,我就去了一趟你们大江村,这才知道原来你下了特区欣城”
“啊白教授找我是有什么事”
江易一脸惊讶,心里却是大概知道。
肯定是在那个红掌山附近,有了重要发现呗
只是算算也有两个多月了,还没有上新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不知道了,白教授没说”
冯老师劝了江易一杯酒,就笑着劝他,“小江,我看你也是个有知识的,年纪又轻,没有家庭负担,不如今年过了年,也去参加高考,就学历史系,没准还能考上白教授他们的大学呢要是你能成为白教授的弟子,那肯定是一段佳话”
佳话是佳话,怎奈江易他的专业是回收,不是历史啊
吃饱喝足,江易就给冯老师道了谢,就要走。
冯老师赶紧留人,“这么晚了,回大江村的车都没有了,不如在这里凑合一晚上了。”
一家四口,一间半房,就这样还要留客,也只有八零年代的人会这么干了。
江易赶紧谢绝,“不用不用,我来就是因为从欣城带了点东西,正好路过,给两个孩子一份小礼物,回大江村也没多远,这条路我也常走,不碍事”
他放下两份礼物,就赶紧拎着他那个外强中干的大包告辞了。
送走了客人,关上了门,女人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是真有点怕客人留宿,家里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要留宿的话就得打地铺了。
两个孩子已经扑到了礼物前头。
这是两个巴掌大小的盒子,看着包装根本猜不出里头是什么。
“妈,我和妹妹是不是一人一个”
“那这个粉的是妹妹的,我的是深蓝色的”
“我们进屋去拆了啊”
两个孩子喜滋滋地进了里屋,没多久,男孩发出一声惊喜的大叫。
“啊小汽车”
“妹妹,我来帮你拆好不好那我拆了啊”
冯老师送江易到家属院外再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拆完了礼物。
男孩捧着小汽车给冯老师看。
“爸,你看,小江叔叔给了我一辆小汽车”
他早就眼馋同学的小汽车好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