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闻言,默默点头。
他也知道,父皇说的言之有理。
那群人,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的确就是担心没了饭碗。
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
要么,强制执行,要么,向妥协百官。
无疑就这两种办法。
双方都不愿意商量,也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除此之外,更加引人注意的,还有一点。
那便是,这一次推行的义务教育,其实,也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现在土地自由交易的命令已经发出去了。
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们,会出卖自家的田地,然后进城务工。
短时间内,也的确能够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但若从长远目光来看。
短时间解决的用工荒,也根本没法满足工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
全国有多少秀才?
满打满算,不足百分之五。
这些秀才,又有多少放不下身段,不肯进入工厂的?
至少百分之五十!
这样算下来,也就只有五成的秀才,愿意进入工厂。
而这五成的秀才中,更是有一大部分,只是暂时进入工厂,赚一些生活费罢了。
一有机会,他们还是会去参加科举。
想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的办法,便是彻底开放义务教育。
这样的话,全国的百姓都能读书了。
而朝廷取士每次只取三百。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