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兰急忙说:“柔柔,别雇人了,我和你姨夫没事来这里做饭,反正也不累。”
温柔柔摇头说:“大姨,大姨父,我知道你们身体不好。虽然最近调养的不错,如果受累以后发病怎么办?反正都雇六个人了,再多雇一个人不算什么。你们没事过来看看就行,再说家里后院我也想盖大棚,吃菜方便,到时候每天烧火种菜浇水事情也不少。”
夫妻俩这才点头说:“那行,到时候我们管理家里的大棚。”
“好!”
实际上,温柔柔计划在家里后院盖大棚,不想盖这么大。
盖的时候想把锅炉房包括进去,烧锅炉的时候,再顺便烧土炉子,不但屋子暖和,大棚也热了。
这样说就是不想大姨他们受累。
天越来越冷,每天过来做饭也很辛苦。
她想办法挣钱是想让家里人跟着享受,不是让他们帮自己挣钱。
听到夫妻俩答应了,她顿时松了口气。
看两人又忙起来,她走到吴成等人身边说:“你们谁认识会做饭的,我想雇一个人做饭,一个月工资二十五元吧。”
几个人双眼发亮都想说什么。
吴成抢先解释:“罗姑娘,我们自己就能做饭,今天是你大姨他们主动要求的,我们没想让两位老人受累。”
温柔柔微笑着说:“这事我知道,我不会怪你们的。我觉得你们很忙,确实需要一个人帮忙做饭的。”
吴成犹豫下说:“罗姑娘,我们几个大男人,雇女同志怕不方便。”
温柔柔很快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说:“男同志也行,你们有认识的会做饭的战友吗?”
柱子想起什么说:“罗姑娘,我有一个战友会做饭,人靠得住,能让他来这工作吗?”
温柔柔点头说:“行,明天你把他找来,他如果想多挣钱,不做饭的时候也可以帮你们干活,也是三十元工资。”
柱子脸上顿时浮现出笑容说:“罗姑娘,他很能干肯定愿意来,我们也多一个帮手。”
温柔柔想起什么说:“多了一个人,炕上睡不下,明天我给你们送张木板床来。”
“多谢罗姑娘!”
吴成试探着继续问:“罗姑娘,我看这的地不少,时间不等人,能不能再找两个靠得住的退役军人来?”
温柔柔当然想尽快把这块地的大棚盖起来,多几个人效率也高,吴成的想法正中下怀。
她点头说:“那就再找三个人,你帮我把关,明天傍晚我找两张上下铺的床送过来。”
吴成脸上瞬间露出喜色。
高兴的是不但是罗姑娘对自己的信任。
在龙城打工的退役农村兵不少,自己终于能帮上那些生活困难的战友了。
温柔柔发现,吴成不但懂管理,还处处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优秀的人才以后可以委以重任。
事情办完,温柔柔和大姨大姨夫回家了。
吃完晚饭,听到大门口有人喊:“温姐姐在家没?”
温柔柔急忙走出去,看到是凌玲妹妹来了。
她很快想到,一定是厂长让她来的。
她微笑着把她拉进来说:“你来了好几次,还从没进来过,进屋说话。”
凌玲害羞地说:“好吧!”
温柔柔把她领进屋,凌玲从院子里走过,看清了这套院子的格局,羡慕地说:“温姐姐,你家真大!”
温柔柔谦虚地说:“不算大,我家人口比较多。”
说话间,她拿出糕点和糖果说:“妹子尝尝,味道不错。”
凌玲吃了块糖,心说,温姐姐不知道穷人过的日子。
她家十多口人住在大杂院的两间房里,她和妹妹只能住在站不起来的阁楼里。
自己家和温姐姐家比,天上地下的差距。
她暗暗决定,一定好好工作,改善家里条件。
快速收起心思说:“温姐姐,厂长说他还想要上次那么多货,明天中午能取货吗?”
温柔柔心中大喜,王厂长又给她送钱了?
三万个蛤蟆镜就是十二万元!
她微笑着说:“当然可以!明天中午你让厂长去老地方取货。对了,厂子里的风衣卖的怎么样了?”
凌玲点头说:“还行,就是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货,我们工厂的正牌货销路差了点,蛤蟆镜还是很畅销的。”
温柔柔点头,想仿制风衣太简单了,仿制蛤蟆镜却有一定难度。
算起来,都一个月了,出现仿制品很正常。
她听出来,厂长应该没告诉凌玲蛤蟆镜是从她这里进的货。
这丫头就是知道,也是猜出来的。
她没必要告诉对方,平静地说:“行,我知道了。你在销售部工作得怎么样?”
凌玲夸奖道:“销售部的人都不错,肖组长人更好。”
温柔柔心中好笑,小丫头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