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
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大唐日报》跟王大富印象中的邸报的区别不大。要真的说区别,就是换了一个名字,然后这上面的内容不像是手抄的,更像是印刷出来的。
他对雕版有些了解,这就让他更疑惑了,“可雕版印刷的耗费极多,就为了印刷这么一份邸报?这邸报多少钱一份,是哪一家店铺经营的,或者说这邸报这太原城谁弄出来的?”
“回大郎,这《大唐日报》卖五十钱一份,买的人还不少。我是从一家叫‘求知书坊’的书店中买的,至于这求知书坊背后是谁,我稍稍打听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