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慰自己道:“刚认下的亲外甥,是亲的,亲的。” “娲还在,别坑死了。” “留口气,留口气。” 听到这些话语的小龙女吓得脸色发白。 青衫男子微垂眸,看着桌子上那白玉冠,心中自语道:“不过,这小子突破动静如此之大,看来是终于找到了前方的道路,而且还是选择了一个了不得的方向……” “这般巨大的反馈,呵,道祖弟子,大品天仙,都绝无法做到。” “只有一种可能了。” “他现在还在御的境界里面。” 这是一种绝大的机缘,伏羲自己也曾经有过体会。 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状态,几乎像是盲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一般,万物万类都是如此地清晰和直观,诸法诸理诸道以一种极直白的方式铺展在了面前,任由采撷和取用,只一动念,便是神通无量。 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成的剔透状态。 毫无疑问,在这种状态里面持续地越长,越是有极大的好处。 这几乎可以认定为,踏足到御这个层次的可能性! 就算是没有踏入御,在这个状态持续的越长,也会令自身之悟性,令自身对于大道的领悟,得到一种翻天覆地一般的巨大蜕变。 伏羲打算要让那道人回来,尝试再度踏入太一之御,给娲皇开辟出新的‘通道’,让她能够以一种更为真实的方式归来,故而踱步,朝着九鼎之首的位置走去。 却不知道,这个小子,到底能够持续多久。 以他的悟性,以他的心性,恐怕就算是再持续一两日的时间都不意外。 得御,是否可证绝? 伏羲当年就是这样。 他用尽了一切手段,靠着初步踏足【御】之境界时的特殊状态带来的心境通明,用出来了诸多手段,终是将这等特殊的状态维系了足足七日时间,硬生生在那个阶段推演出来了如何将御之道走到极致的各种手段。 总之, 将好处最大化。 纵然过去了许多时间,伏羲想起当初的抉择,仍旧有如此之感慨。 不愧是我! 伏羲只是两步,就已经走到了那道人身前,抬眸去见,却是微微一怔,见到那青年道人气机平淡幽深,但是却只是个人间道人的味道,本该在他身上的【御】之从容,漠然,高远近乎于道的气韵根本不在。 青衫男子皱眉: “你做了什么事情,竟然从御的状态之中跌坠出来了?” “方才之推演,竟然如此耗神?” “伱小子推演什么了?” “啧,知道你不如我,却也不必差得如此之大啊。” 伏羲哪怕是关心,语气里面都带着嘲弄。 旋即听闻那道人回答道:“不是跌坠的。” 青衫男子道:“不是跌坠,那你是……” 他的声音顿住了。 眼前的道人神色平和宁静,道: “贫道方才,退了半步。” “自己走出来了。” 自己走出来?!! 伏羲瞳孔,骤然收缩。 心中业已掀起无尽波涛。